我國穩外貿再發力,新一輪精細化措施定會讓你受益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新一輪穩外貿精細化措施正加快落地,開拓多元化國際市場以及產品技術升級將成為政策支持的重點,我國外貿企業有望迎來減稅降費、金融支持、簡化程序等多重利好。針對進出口企業的實際問題和壓力,下半年或將有更多針對性的政策出臺。
9月8日,海關總署公布了今年前8個月中國外貿進出口相關情況,數據顯示,前8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3.6%,外貿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的勢頭。今年前8個月,歐盟、東盟和美國仍為我國前三大貿易伙伴。其中,與歐盟進出口3.15萬億元,同比增長9.7%,與東盟進出口2.74萬億元,同比增長11.7%;與美國進出口2.42萬億元,同比下降9%。
需要注意的是,8月當月,我國進出口增速放緩至0.1%。有分析稱,當前國際經濟、貿易增長放緩,我國下半年穩外貿壓力不減。據世界貿易組織最新預測,2019年全球貨物貿易增速將回落至2.6%,較去年9月的預測值下調1.1個百分點。按此推算,2019年全球貨物貿易增速將再次低于全球經濟增速。
面對這種形勢,我國不少企業努力開拓多元化國際市場,并加大新產品研發力度。但在開拓新市場方面,很多企業有些力不從心,希望有關部門能夠提供針對性的指導和支持。不僅如此,近期商務部等部門在全國范圍開展“穩外貿”大調研,企業反映了更多的困難和訴求,包括市場競爭激烈、綜合成本上漲較快、融資難融資貴仍未解決、營商環境需進一步改善等。
事實上,減稅降費、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支持企業轉型升級、拓展多元化國際市場,一直是國家穩外貿政策的重點,但政策在某些領域的傳導需要一定的時間,存在一定的滯后性。此次大量調研也將推動新一波利好政策的出臺,目前商務部已經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研究提出了進一步穩外貿的措施建議:
1、在財稅政策方面,將繼續降低進口關稅總水平,擴大對外開放。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確保2019年底正常退稅平均辦理時間在10個工作日內;
2、在強化金融支持、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方面,將鼓勵金融機構結合外貿企業實際需求,進一步擴大出口信用保險保單融資規模,擴大外貿信貸投放;
3、針對企業反映的研發過程中的投入壓力和風險,相關部門已經在研究充分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作用,擴大覆蓋面,合理降低保費,開發新產品新模式,提出符合企業需要的專項險種。
與此同時,地方版的穩外貿細化政策也同步推出。其中,江浙滬等沿海地區著重于完善外貿“訂單+清單”監測預警管理系統,實施精準服務外貿企業行動,高質量建設自貿試驗區、跨境電商綜試區、世界電子貿易平臺(eWTP)等高能級開放平臺。內陸地區則更注重外貿轉型升級,發揮后發優勢和“一帶一路”地理優勢,提出了針對性的外貿企業支持政策。
對于下半年政策的發力點,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認為,外貿支持重心將集中在提質升級,這就需要引導外貿企業切實增強創新能力,以創新驅動企業轉型升級,提升外貿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增加外貿出口產品附加價值,增強我國外貿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的整體競爭力。同時,綜合推進改革,進一步優化外貿流程,提升出口通關效率,降低物流等外貿流轉環節成本,進而改善外貿企業盈利水平。
“穩定外貿是為了更好地配合經濟結構轉型,將內部產業優勢轉化成產品優勢對外輸出。”武漢大學廣東研究院產業發展中心高級研究員王智森認為,穩定外貿措施一旦落地,對于我國宏觀經濟調整和經濟增長意義重大。這既是在傳統商品貿易中注重提升核心競爭力,又是不斷優化外貿結構、提升服務貿易占比、增加服務貿易附加值的一種體現。
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近日表示,中國既是世界工廠,也是世界市場。今年以來,我國出口商品結構持續優化,擴大進口邁出堅實步伐,民生消費類產品進口增長較快。對于下半年穩外貿方面,海關總署表示,中國將全力做好穩外貿、穩外資相關政策的落實,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全力促進外貿穩中提質。
- 6-16· 我國與中亞五國經貿往來持續深化
- 6-9· 4月我國航空運輸規模增勢良好 國際航線表現亮眼
- 4-3· 連連的外貿收款怎么樣?連連外貿支付最新解讀
- 10-31· 外貿高手必備神器!全球輕松聊,英語翻譯機助你輕松拿下大訂單
- 11-24· 我國能源“大動脈”——大秦鐵路 運輸秩序正在全面恢復
- 11-17· 我國多地鐵路在建項目取得新進展
- 11-7· 我國多條設計時速350公里高鐵建設取得最新進展
- 8-22· 我國首次出口的高鐵列車啟運
- 8-11· 我國部分在建鐵路項目取得重要進展
- 7-4· 我國最大陸路邊境口岸運輸通道再升級 集裝箱換裝能力提升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