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雙方各自釋放積極信號,中國購買20萬噸美國大豆
中美雙方各自釋放積極信號后,中國新購買一批美國大豆、豬肉。
據路透社13日報道,美國農業部(USDA)當天證實,中國私人進口商新采購了一批美國大豆,重量為20.4萬噸。
此前一天(12日),兩名了解交易情況的貿易商稱,中國私營企業12日至少購買了10船美國大豆,總重超過60萬噸,這是中國自至少6月份以來最大規模的購買,也是中國私人進口商一年多來下的最大一單,計劃從10月至12月從美國西北太平洋出口碼頭發貨。不過,60萬噸這個數字與美國農業部確認的20.4萬噸并不吻合。
同樣在12日,美國農業部報告稱,中國在截至9月5日的一周里購買了10878噸美國豬肉,為5月以來單周最多。
報道稱,這些采購是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可能正在緩和的另一個跡象。上個月,中國暫停了對所有美國農產品的采購,以回應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的威脅。
12日當天,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大豆期貨上漲3.3%,跳升至一個月高位。
據新華社13日報道,記者從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相關方面獲悉,日前美方已決定對擬于10月1日實施的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措施做出調整,中方支持相關企業從即日起按照市場化原則和WTO規則,自美采購一定數量大豆、豬肉等農產品,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將對上述采購予以加征關稅排除。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也是美國大豆的主要輸出地。但美國挑起對華貿易摩擦后,中國去年7月對美國大豆加征了25%的關稅,本月又多加了5%。
貿易摩擦導致美國對中國的大豆出口大幅下滑,大豆價格跌至近10年來的低點,美國農民叫苦不迭。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中國進口大豆3175.1萬噸,同比下降12.2%,其中1月份至4月份進口美國大豆430.9萬噸,同比下降70.6%。
路透社報道稱,過去的一年中,中國對美的其他大豆采購,幾乎都是由國有企業完成的,這些企業無需繳納高額進口關稅。今年7月,中方提出免除5家私營壓榨商年底前進口美國大豆的關稅,但在中國8月暫停采購之前,幾乎沒有達成什么交易。
11日,特朗普在推特上宣布將推遲加征中國商品關稅。他稱,作為“善意的表示”,將加征2500億美元商品關稅的決定推遲到10月15日。原先這批商品的關稅將從10月1日開始由25%提升至30%。
次日,中國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我們對美方釋放的善意的行動,表示歡迎的。據我了解,中方企業已開始就采購美國農產品進行詢價。大豆、豬肉都在詢價范圍內。希望中美雙方繼續相向而行,采取實際行動,為磋商創造良好條件。這有利于中美雙方,也有利于整個世界。
特朗普同日表態稱,盡管自己期望能與中國簽署一份全面的貿易協議,但也會考慮達成一項“臨時協議(interim trade deal)”。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表示,期望下月的中美經貿磋商不只是一系列討論,而是能夠取得“有意義的進展”。
人民日報鐘聲14日評論,顯然,相較于中美經貿摩擦升級、美方不斷向中方極限施壓,一切有利于和傾向于解決問題的信號和行動,都可以被視為善意的,任何朝著解決問題的方向而行的努力都是值得歡迎和鼓勵的,即便征途漫漫、道阻且長。
- 11-13· 司乘雙方接受度不一,網約車“一口價”該不該取消?
- 1-29· 中美共同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
- 12-29· 中美將簽署階段性貿易協定
- 12-27· 中美貿易戰下,傳統貿易企業該如何再創佳績?
- 12-5· 中美貿易談判驟變,美商務部長:若總統大選后才簽署協議,中國將失去談判籌碼
- 10-27· 第二屆中美農業食品貿易論壇強調兩國農貿合作巨大潛力
- 9-28· 中美貿易戰仍然極大影響跨太平洋運價
- 9-26· 中美貿易戰最新消息:被彈劾調查、美國六大港口齊名上書特朗普,要求盡快平息貿易戰影響
- 9-18· 中美貿易糾紛沖擊新造船市場
- 9-18· 中美兩國副層級官員將于9月19日重啟貿易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