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地鐵3號線“咽喉”隧道雙線貫通
9月15日,隨著“先鋒號”盾構機刀盤在長沙地鐵3號線湘龍站破樁而出,由中鐵二十五局五公司承建的地鐵3號線14標湘龍站-星沙站盾構區間(以下簡稱“湘星區間”)隧道雙線順利洞通,也宣告長沙地鐵3號線星沙范圍內隧道全部洞通。據悉,該區間曾國內首次下穿運營中高鐵隧道。
此次貫通的地鐵3號線14標項目起于月湖公園北站,過湘龍站,止于星沙站。項目首尾兩區間雙線隧道總長近8公里。
據了解,此次貫通的湘龍站至星沙站區間是地鐵3號線連接長沙市區與長沙縣的“咽喉”,施工難度大,需克服國內首次下穿運營中高鐵隧道、下穿臨長高速分離式立體交叉橋、沿線建筑物基坑錨索侵入隧道斷面區域、千分之二十八長大坡度掘進等難題。
京廣高鐵是我國南北交通客運大動脈,一天有280多趟高鐵列車通過,高峰時期運營線路上平均每3到4分鐘就有一列動車組高速駛過。地鐵3號線湘星區間雙線盾構隧道要在京廣高鐵瀏陽河隧道下方11米處穿過。這在國內尚屬首次,沒有同類施工經驗可以借鑒。
項目負責人鄒世濤介紹,“穿越運營中高鐵隧道,除確保高鐵軌道‘零隆起’外,施工還必須將沉降嚴格控制在1.4毫米以內。”為控制掘進出土量,施工方每掘進1.5米都要對渣土稱重,一點不能多,一點也不能少。在拼裝管片時同步采取增強二次注漿、跟蹤補強注漿等措施,確保管片不滲漏。
在隧道內,項目部布設兩臺測量機器人和120個自動化變形監測點,實時傳輸至調度室。在穿越過程中,為克服地表沉降控制難度大、盾構姿態控制難度高等技術難題,項目部實時調整掘進參數,通過施工組織,確保24小時人休機不休。同時,制定應急處置方案,設備維護和應急小組隨時待命,并選擇施工環境相仿的試驗段進行多次試驗,確定掘進參數。
據了解,下穿高鐵隧道期間,盾構機達到了60分鐘掘進一環的高效率,比原計劃每環的掘進時間節約了16.7%,用10天時間安全、快速完成了下穿施工。經檢測,下穿完成后,瀏陽河隧道累積沉降量控制在規范允許范圍以內,高鐵線路軌道隆起量為0毫米,遠高于一般盾構施工精度要求,確保了京廣高鐵列車的行車安全。
該項目雙線先后兩次成功穿越運營中高鐵隧道,標志著國內城市軌道交通工程下穿運營中的高鐵隧道實現了零的突破。由于在施工和現場管理中的優秀表現,該項目被授予長沙軌道交通集團“安全生產管理先進單位”,并在去年獲評中國鐵建股份公司“標準化工地”稱號。
- 3-31· 太原地鐵1號線“大腦”的“智”造密碼
- 2-17· 廣州地鐵跨省運營 麗江雪山觀光火車今日通車
- 1-2· 廣州地鐵運營的大灣區地鐵+城際里程突破一千公里
- 11-18· 長沙明確:商品住房取得不動產權證可上市交易
- 11-14· 蘇州地鐵7號線串起“軌道上的長三角”
- 7-4· 深圳地鐵12號線二期工程全線軌通
- 6-17· 從沙地“駝城”到塞上“明珠”
- 4-22· 長沙:“以舊換新”買新房可享首套房利率優惠
- 11-13· 湖南長沙:如何用搬家的沃土再造一片良田
- 9-18· 長沙:“網紅”城市的流量“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