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陽澄湖大閘蟹 兩家企業的升級演變史
八月下旬一陣急促的大雨,讓總水面近20萬畝的陽澄湖,在水霧彌漫里看起來更加茫茫無邊。四十三歲的陸有成站在門前,望著遠處清冽的湖水,陷入久久的沉思。
生意起步期,卻面臨運蟹難題
因為水清且淺、水底土質硬,陽澄湖的大閘蟹異常鮮美,深受消費者喜愛。六年前,在老家湖南飼養龍蝦遭遇失敗的陸有成,來到陽澄湖養蟹。時至今日,他不僅做蟹農,還一手操辦了生意紅火的淘寶蟹店,開起了公司。但生意初期,他也曾遇到很大挑戰。
因為大閘蟹只有72小時的存活期,如何在72小時內讓每一只大閘蟹保鮮存活,是運送大閘蟹面臨的最大挑戰。剛開始賣蟹時,陸有成接到了不少買家的投訴:到手的大閘蟹死了過半,不要了,退貨。更讓陸有成頭疼的一件事,是由于運送大閘蟹的“麻煩復雜”,很多物流快遞點不愿意接。“那時候,經常一個人騎著摩托跑到許多快遞點嘗試郵寄大閘蟹,有時候嘴巴都說干,人家才愿意運”。
疑慮無奈中,跨越速運幫了他
好在這種事事不順的局面沒有長久持續。2015年9月,陸有成的小店來了單大生意,一個廣州的買家訂購100箱大閘蟹。“喜憂摻半”的陸有成騎著三輪車在湖區附近轉,希望能找到一個愿意幫他送蟹的物流快遞點。
“他那天看起來都快急哭了”,孫立杰言語里帶著些許調侃,那時候他被跨越速運派去陽澄湖駐點,僅僅三個月不到。陸有成當時并沒了解過跨越速運這家物流企業,心里一面感激一面忐忑:“哥們,你們這有譜不,螃蟹不會死吧?能準時送到不?”。有這樣的疑慮并不奇怪。當時跨越速運在陽澄湖的駐點,算上孫立杰一共只有2人,看起來“不那么靠譜”。
然而,事實卻證明,只有2人駐點的跨越速運,卻把陸有成的“單子”做的很靠譜。當時國內生鮮運輸方面的冷鏈技術、包裝技術還不成熟,陸有成這單大閘蟹送到客戶手中時有幾只已經死亡,雖然買家表示理解不追究。但是陸有成心里很明白:100只大閘蟹的長途運輸,能夠保證95%以上的“存活率”,這是此前從來不曾達到的標準。
從此,陸有成便開始了和跨越速運長達4年的合作,一直持續到今天。
六年時間的發展,陸有成創辦了公司,他的淘寶店鋪更是成了名副其實的“超級旺鋪”,坐擁15萬粉絲關注,2018年9月單月的大閘蟹出貨量達到2萬只,整個店鋪大閘蟹的存活率穩定在98%。
以前經常頂著太陽到陸有成這兒來,幫忙打包大閘蟹的孫立杰,現在是跨越速運陽澄湖駐點部的負責人。據他說,跨越速運如今在太湖、固城湖、涌湖、長蕩湖、洪澤湖、大縱湖、高寶湖等江蘇境內八大大閘蟹產區,都分別設立了攬收點,幫助當地大閘蟹商家現場打包,立即發貨。為了進一步提高大閘蟹在長途運輸中的存活率,跨越速運還定制了專業的泡沫箱,并在每個箱中配備了強效冷媒,保證恒溫環境,用以延長大閘蟹的保鮮期。
如今的跨越速運在大閘蟹運輸冷鏈專線上,投入了11架航空貨運專機,1.5萬多臺運輸車輛,形成了輻射全國32個省級行政區、500多個城市,獲得了“大閘蟹運輸專家”的贊譽,成為了享譽全國的5A級物流企業。
大雨漸漸散去,陽澄湖水面又恢復了往日的澄澈。陸有成和孫立杰開始投入工作,對于即將到來的品蟹旺季,他們和他們倆背后的兩家企業,都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 3-31· 多家企業“跑馬圈地” 布局智慧城市
- 3-24· 從服務升級看鐵路高質量發展密碼
- 3-10·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2-24· 外貿企業開啟“忙碌模式” 外貿進出口一派蓬勃景象
- 2-3· 河北省企業工業設備上云率連續四年全國第一
- 2-3· 以龍頭企業引領集群式發展 超百個億元級項目落戶光谷
- 12-30·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再提速
- 12-9· 促進企業通關便利 海關總署推出十六條措施
- 11-4· 中小微企業資金流信息平臺上線
- 8-26· 江蘇企業設備更新再迎重大利好 制造業貸款財政貼息范圍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