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遠海控:不考慮、不研究、現階段不可能訂造25000TEU大船!
針對業界盛傳的中遠海控要訂造25000TEU集裝箱船的消息,王海民表示:“可以負責任地說,中遠海控沒有考慮、沒有研究、也不可能現階段訂造25000TEU的船舶。”
他介紹說,中遠海控過去幾年的運力發展,主要依靠重組整合和并購。
2016年以前,造船訂單分別來自中遠集運、中海集運和東方海外。2016年公司整合后,中遠海控并未新造任何集裝箱船。
王海民強調,公司運力規模發展要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目標,實現有機增長,目前沒有可以透露的新造船計劃。即使新造船舶,也將主要用于替換租賃到期的船舶,或者是服役年限到期的船舶。
他說:“對于中遠海控而言,未來發展的優先順序是做強、做優、做大。首先考慮怎么把企業做強,把服務品質做優,規模只是我們回歸航運本質、提升客戶服務品質的一種手段和方式。”
截至2019年6月30日,中遠海控旗下兩家集運公司經營的集裝箱船隊規模,達到493艘、2,896,881標準箱,運力規模比2018年底增長5%,排名全球第三位。
根據中遠海控的中期業績,2019年上半年,營業收入721億元,在收購東方海外的背景下,同比增長近6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4億元,去年同期則為4079.6萬元,實現大幅增長。
值得關注的是,中遠海控集裝箱航運業務的業績,同比大幅改善,集運雙品牌同步實現扭虧為盈。
集裝箱航運業務息稅前利潤(EBIT)達到33.8億元,約合4.99億美元,去年同期為5.1億元,約合7978萬美元;息稅前利潤率(EBIT Margin)從去年同期的1.21%,提升至4.91%。
針對業績提升,中遠海運集運總會計師鄭琦介紹說,主要原因包括:調整航線結構,增加運輸收入;同時增加了一些非航線業務的收入,例如“端到端”業務、艙位出售、船舶租金收入等方面,都有明顯增長;此外,在燃油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在其他方面大力進行成本把控,效果明顯。
王海民針對航線結構調整進一步補充提到,公司縮減了部分美線、歐線的比重,增加在新興市場的投入。同時,通過規模化運作,大幅降低了集運業務的單箱和網絡成本。
2020年,全球限硫令將正式實施。
王海民介紹說,不管是中遠海運集運還是東方海外,都會在少部分船舶上安裝脫硫塔,進行試點。沒有安裝脫硫塔的船舶,則使用低硫油,繼續合規運營。
他同時提醒,需要注意的是,國際海事組織(IMO)并未對使用脫硫塔之后排出的硫化物是否符合標準,做出明確定義。在此前提下,中遠海控只會做小規模的試點。除了已經進行測試的3艘船舶,中遠海控計劃在充分論證和合規前提下,在45艘船舶上,逐步安裝脫硫裝置。
在香港會場出席業績發布會的東方海外聯席行政總裁董立均補充說,東方海外今年第四季度低硫油使用量的80%,已經完成提前采購,有助于在確保供應和合規的同時,保留一定的現貨市場采購靈活度。
- 4-30· 服務“一帶一路” 南京中遠海運物流深耕海外項目 完成萬噸鉻精礦出口項目
- 3-4· 中遠海運港口收購天津港 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34.99%股權
- 2-1· 中遠海運全力保障外貿運輸
- 4-24· 中遠海運物流為世界最大運輸機提供包機物流服務
- 4-16· 中遠海運散運多措并舉保障煤炭運輸助力復工復產
- 3-2· 疫情防控不放松復工復產穩步走
- 12-27· 廈門遠海、海天集裝箱碼頭獲評省優質外貿泊位
- 11-13· 中遠海特:為進一步拓展融資渠道,降低整體融資成本開展融資租賃業務!
- 10-30· 中遠海運港口全球化網絡規劃快速推進
- 10-9· 突發!中遠海運旗下一超大型集裝箱船發生擱淺,掛靠上海天津和青島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