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新一批自貿區落地 全方位開放格局加速成型
8月26日,新一批6個自貿實驗區正式獲批,山東、江蘇、廣西、河北、云南、黑龍江新晉改革開放試驗田隊伍。在原有12個自貿試驗區的基礎上,我國開放平臺再添新軍,形成了東西相向、南北互補的格局。分析指出,這一大手筆彰顯了我國全方位開放的決心和速度,也明確透露出更大的開放紅利將加速趕來。
當天國務院印發《6個新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方案》),對以上6個新設自貿試驗區的建設作出了明確規劃。其中,山東瞄準加快推進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發展海洋經濟;江蘇聚焦打造開放型經濟發展先行區、實體經濟創新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廣西著眼建設西南中南西北出海口、面向東盟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河北重在打造建設國際商貿物流重要樞紐、新型工業化基地、全球創新高地和開放發展先行區;云南加快建設“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互聯互通的重要通道;黑龍江則將重心放在深化產業結構調整,打造對俄羅斯及東北亞區域合作的中心樞紐。
“此次,中央決定在山東等6個省區設立新一批自貿試驗區,目的是要通過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多層次進行差別化探索,開展對比試驗、互補試驗,激發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更好服務于對外開放總體戰略布局。”在26日下午的國新辦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表示。
王受文指出,在山東、江蘇、河北新設自貿試驗區,將實現我國沿海省份自貿試驗區的全覆蓋,全方位發揮沿海地區對腹地的輻射帶動作用。在廣西、云南、黑龍江新設自貿試驗區,是我國首次在沿邊地區布局自貿試驗區,將有利于通過改革創新助推沿邊開放,輻射帶動沿邊發展,為我國進一步密切同周邊國家經貿合作、提升沿邊地區開放開發水平,提供可復制、可借鑒的改革經驗。
分析指出,這一開放格局,不僅有利于進一步優化自貿試驗區戰略布局,也能夠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重大戰略。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產業規劃部副部長李金波對記者表示,此次增設6個自貿區,一方面延續上世紀80至90年代對外開放的節奏,東部沿海先走一步,面向亞太率先對接國際經貿新規則;另一方面,從完善開放格局的角度,落實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的前半句,也為后半句的落地探索經驗、創造條件。
另外,在《方案》明確了建設方向的同時,6個自貿試驗區的具體施工圖已經在同步繪制。
記者從商務部了解到,商務部將切實履行國務院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職責,按照統一部署,會同有關地方和部門,抓緊制定任務分工臺賬,推動總體方案試點任務落地見效。
- 3-24· 鐵路新一代綠色智能移動冷庫研制取得突破
- 3-10· 新一輪數字基礎設施布局開啟
- 2-3· 新一輪珠江壓咸補淡應急調水啟動
- 8-5· 19個新職業“入編”!“數”“智”成新標簽
- 8-5· 19個新職業“入編”!“數”“智”成新標簽
- 4-15· 新一輪省級儲備庫項目通過建安工程驗收
- 4-1· 福建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將獲財政補助
- 2-29· 新一輪“以舊換新”撬動消費大市場
- 2-26· 山東:新一年,企業穩外貿如何破題
- 2-26· 三個“新”,浙江科創這樣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