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劍系統,跨越速運轉型升級秘密核武器
2018 年以來,物流行業景氣不佳,而有一家公司卻一枝獨秀。2018年11月2日,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18第三季度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跨越速運以“黑馬”姿態強勢上榜,成為唯一一家新入圍的物流企業,估值200億元;2019年5月7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19一季度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跨越速運蟬聯榜單,估值未變。
作為一家以“快而省”聞名業界的行業黑馬,外界好奇是什么能夠讓跨越保持高速發展?它的核心競爭力到底在哪里?近日在跨越內部全新上線的鑄劍系統,或許悄悄揭示了這家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全新鑄劍系統上線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數據顯示,2018年運輸費用與GDP的比率為7.7%,比上年同期下降0.3個百分點。總體來看,降本增效取得顯著效果但仍然有較大提升空間。而集跨越速運集團公司全員之力,耗時兩年完成的ERP系統——鑄劍系統,為傳統的物流行業轉型升級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國內大中型城市普遍存在物流用地難、用地貴。如何在降低成本的同時完成物流效率的提升,是行業性的難題,縱觀整個行業,無人機、無人車、智慧分揀系統、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解決方案,可謂百花齊放。而跨越速運選擇大數據、AI技術轉型升級。
貨車版地圖系統全自動化調度
據了解,全新的鑄劍系統高效集成了TMS(運輸管理)、VMS(車輛管理)、中臺系統、MAP(貨車版地圖系統)等共計20+大型管理系統,每個系統根據業務場景細分若干模塊,總模塊超過200+,模塊與模塊、系統與系統間相輔相成,結合AI智能、云計算、大數據中心實現了場地使用率的提升、網點優化選址、路徑規化、貨量預測、智能機器代替人工客服等,布局輔助新業務開拓。
更重要的是,其強大的中臺系統和貨車版地圖系統相結合,突破了行業“動態路由”的難題,并實現了“以車代場”的全新運營模式。“動態路由”和“以車代場”這兩個核心技術場景所蘊藏的價值不言而喻,在成本優化和效率提升等方面必將帶來顛覆性變革。
跨越速運集團監控中心
對此,跨越速運集團副總裁胡永用數據給出了更加直接和詳細的說明。他表示,“鑄劍系統上線帶來公司運營成本直線下降,可以完成從下單后全自動化調度+管控指令,提升效率的同時節約80%調度人力成本和20%場地資源,以目前資源完全可再承接30%以上的貨量運營能力。”
在談到技術之于快遞的重要性時,我們或可從一系列的問題中窺一斑而知全豹:
順豐為什么不遺余力加大科技投入?
業務規模已連續多年穩居頭名的中通,為何在去年與阿里、菜鳥聯姻?
上市之前原本不被看好的韻達,為什么能夠在短短三年內彎道超車,直至成為中通最有力的挑戰者?
申通為什么連續接受阿里巴巴的投資和入股,甚至不惜交出控制權也要與之結盟?
多年前,錯失了加盟制最好年華的“外來者”百世,憑什么硬是在通達系包圍的紅海中殺出一條生路,躍居國內前五?
細究之下,巨頭們做出這些布局與成績的一個共性邏輯就是——技術為王。信息技術正在成為現代物流提升效率的重要手段,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線上線下協同,物流科技落地已為大勢所趨。
站在這個關口和風口,從傳統物流到“互聯網+物流”再到“智慧物流”,跨越速運不愿錯失,更不想缺席。
跨越速運新總部大廈
比如,為了讓1400+技術團隊和職能人員有一個更加舒適的工作環境,跨越還斥巨資打造了全新的總部大廈,極具未來感的互聯網開放式辦公模式,時刻向外界傳遞著以科技驅動企業轉型的決心。
有了鑄劍系統這個技術底盤,跨越速運在不斷打造限時速運爆品的同時,也開始把公司的發展方向從單純的物流服務向供應鏈管理服務轉變——把供應方、運輸流程、倉儲、分撥中心等有效地組織在一起,進行場地把控、運輸監控、轉運管控和取派調控。
可以預見,一開始就瞄準“時效”服務的跨越速運仍將以企業客戶為導向,在有高時效配送需求的高價值產品鏈端,展開時效件市場的全面競爭。
資本加持之下,選擇科技賦能,對跨越速運的轉型之戰來講,絕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 3-31· 數字化轉型“做什么”“怎么做”?首個國家標準明確了
- 3-24· 從服務升級看鐵路高質量發展密碼
- 1-6· 系統更高效,購票更便捷
- 11-7· 數字化轉型,讓城市更美好
- 10-8· 跨越速運解鎖中國制造“企業強人”破風前行密碼
- 9-19· 能源轉型成效顯現 擦亮高質量發展綠色底色
- 9-12· 河南:轉型有“數” 發展靠“智”
- 9-9· 文旅促轉型 阿爾山向美而行
- 7-18· 制造業轉型升級再提速 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 6-17· 升級版復興號將在京滬高鐵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