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林務工:為旅客留下“最美的存在”
(中華鐵道網通訊員魏蔚)在太陽“被流浪”的悶熱天氣里,上海鐵路局新上鐵集團園林公司的青年林務工們也到了最忙的季節。哪里打雷了,他們就要循著雷聲往哪里跑;哪里烏云開始集結了,他們又要跟著烏云跑。進入夏季,樹木生長旺盛需要及時修剪,這也正是病蟲害高發和雷暴雨臺風集中影響期,鐵路林務工堅守崗位,在他們眼中,那些被灑過汗水的綠化是最美的存在。(7月31日中國青年報)
一說起鐵路工作者,人們很容易聯想起車站的工作人員,他們身穿制服,忙碌在各個崗位上,或在站臺上進行疏導,或在車站大廳售票以及進行秩序維持。但其實說起來,他們僅僅是鐵路系統中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的鐵路工作者們或者與鐵路相關崗位的人們卻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當中。他們在各條戰線上工作著,為龐大的鐵路系統運行貢獻著自己力量,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就有鐵路林務崗位。因林務工的存在,才確保了鐵路線運營的周邊環境安全,也為旅客們旅途過程中帶來了綠色生機。
林務工們通常用雙腳來“丈量”崗位的“長度”與“寬度”。他們通常需要每天徒步幾萬步,檢查道路兩邊的林帶是否有倒伏的樹木,是否有火災隱患影響鐵路行車等等安全隱患。在重大節慶日期間,他們的工作也會更加忙碌,為一列列火車提供補給,晝夜堅守在鐵路線上。在這里,沒有公眾的關注,也沒有鮮花和掌聲,只有默默的堅守和責任。在寒冬時節,他們要頂著凜冽寒風和漫天大雪,一遍遍行走在熟悉的到路上,遇到突發情況,他們需要通宵達旦的進行修復作業;在仲夏時節,他們要頂著幾十度的高溫,對沿線樹木進行修剪,對植被進行農藥噴灑,尤其像是高鐵沿線的作業,更是要放在“特定時間”進行。因很多高鐵只在白天運行,到了晚上就要進入養護時段,所以,林務工們就跟其他高鐵線路上的養護隊伍一樣,晝伏夜出,在晚間12點到凌晨4點這個“天窗點”,抓緊時間進行綠化作業。雨季來臨時節,通常會有暴雨和雷擊不期而至,每一次的打雷,就像是他們的“集結號”,因為雷擊最有可能損壞線路和周邊樹木,所以,在這個時候,他們的精神也最緊張,為了確保清晨第一批動車組的安全通過,他們要堅守到列車來臨的最后一刻。列車載著乘客沖破晨曉時,他們消失在鐵路沿線,完成一天的工作。如此周而復始。
去年,多家媒體刊載了包蘭鐵路通車三十年周年紀念的盛況,其中特別報道了鐵路沿線的林務工們的感人事跡。這條在1958年通車又被國外專家預言“存活不過三十年就會被沙漠淹沒”的鐵路,因護路工人隊伍的艱苦奮戰,在騰格里高達百米的流動沙丘上,已經暢通幾十年,創造出沙漠鐵路養護的奇跡。固沙、養護、植樹造林、栽種草方格,幾十年的實踐、實踐、再實踐,終于讓這條“漂浮”在沙漠上的鐵路線成為最為堅固的“運輸堡壘”,幾代鐵路養護工人們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犧牲。他們,正是鐵路工人隊伍中的杰出代表,也是默默無聞并默默付出的一群最可愛的人。
就是這樣一群人,雖不被廣為所知,但是卻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勞動最美”,也為建設綠色鐵路、生態鐵路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他們,是真正的無名英雄,是需要我們致敬和學習的榜樣。而對于他們自己來說,春夏秋冬,四季變換,那些被汗水揮灑過的綠化也是最美的存在。
- 5-6· 鐵路“五一”假期運輸旅客發送量累計超1億人次
- 5-6· 長三角鐵路客流繼續保持高位運行 5月3日預計發送旅客390萬人次
- 5-6· “書香鐵路”現象觀察:當交通樞紐變身全民閱讀新場景
- 5-6· 中國鐵路北京局五一假期運輸首日發送旅客125.9萬人次
- 5-6· 鐵路五一假期運輸預計發送旅客1.44億人次
- 5-6· 鐵路五一假期運輸啟動 預計發送旅客1.44億人次
- 4-28· 鐵路安全“護苗”顯擔當
- 4-28· 下好鐵路貨運“一盤棋”,助力經濟“加速跑”
- 4-21· 鐵路12306開始發售5月1日車票
- 4-21· 鐵路五一假期運輸火車票開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