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一區”協同互動 區域物流加速升級
一列滿載著貨物的“遼滿歐”國際集裝箱專列正整裝待發,這趟被稱為每周“六連發”的貨運列車將在未來10多天里行走1萬多公里,以哈大鐵路為主軸,經滿洲里出境后將一路駛向歐洲。不遠處是忙碌的港口,眾多來自海外的商品、貨物經過物流車輛發往東北內陸地區……9月17日,記者走進遼東灣經濟區的核心港口——遼寧省營口港,看到了陸海聯運繁忙的場景。
目前營口港已開通了至華沙、莫斯科、岑特羅利特共三條中歐直達班列,隨著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簡稱“三省一區”)聯手推動區域物流業發展,可以預見將有更多商品從這條通道出國,擺上歐洲的貨架。
區域物流協同發展雛形初顯
9月17日,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自治區交通運輸廳聯合召開了“三省一區”交通運輸推進物流業合作發展會議,并簽署了《遼吉黑蒙“三省一區”物流合作發展戰略協議》,標志著“三省一區”進入到區域物流協同發展新時期。
近年來,“三省一區”物流業發展快速,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斷增強,但是與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物流綜合運行效率較低,規模化、信息化、社會化、國際化程度不高,區域之間發展水平不均衡,特別是在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大通關服務等方面,地區間統籌合作有待進一步加強。
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方向,物流業作為區域發展重要的戰略要素,區域物流業協同發展必然提上日程。依托于東北老工業基地,“三省一區”物流業發展具備良好的基礎條件,而且“三省一區”地緣相接、人文相近、經濟相融,特別是對俄、對蒙、對朝、對日、對韓經貿活動各有優勢。實現區域合作、資源共享、通道共建、互通有無,也就成為“三省一區”提升物流業競爭力、實現共同發展的必然選擇。
根據協議,“三省一區”將加強區域交通運輸發展戰略和政策銜接互動,共同編制《“遼滿歐”綜合交通運輸通道建設規劃》。以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建設為依托,建設高效的公路網絡、鐵路網絡,完善港口、民航等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升區域交通運輸信息一體化,推進綜合運輸樞紐服務體系建設,協調建立公路、鐵路、水運與航空的貨運信息共享平臺,合理布局綜合型和專業型物流樞紐,逐步實現物流基礎設施貨源組織、運輸組織等信息互聯互通。營造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提升區域綜合運輸組織水平,逐步建立統一的全程運輸協調機制,促進國際通關、換裝、多式聯運有機銜接,實現東北三省、內蒙古東部地區以及國際鐵路網絡對接,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運輸平臺,培育品牌物流企業。
為保障該協議順利實施,“三省一區”交通運輸部門將以“資源共享、風險共擔、互利共贏”為宗旨,形成公路、鐵路、民航、水運全面合作的區域物流業發展機制,并建立省際聯席會議機制和政策標準統一互認制度,建立起“三省一區”長期合作關系。
“物流協同發展將促使‘三省一區’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方式,運用協同一體化的理念,加強區域物流業發展的頂層設計,編制區域物流發展一體化規劃,制定區域物流業發展政策,有利于促進區域物流業健康有序發展。”吉林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劉平對記者說。
未來將構建綜合運輸大通道
“依托東北以及環渤海地區廣袤腹地,充分發揮緊鄰蒙俄和公路、鐵路、港口等交通運輸優勢,以打造中蒙俄經濟走廊為目標,構建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遼寧省交通廳廳長劉煥鑫提出了這樣的戰略構想。
據記者了解,“遼滿歐”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已經開始建設,這是以大連港、營口港為起點,途經內蒙古滿洲里,再到俄羅斯乃至歐洲各地的通道,將以遼寧、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相關地區的物流園區為支撐,形成以哈大鐵路為主軸、高速公路與普通公路為集疏運網絡的綜合運輸通道。目前,遼寧省正積極申請海關總署在大連和營口設置國際多式聯運物流監管中心。
未來,還將建設“遼蒙歐”、“遼海歐”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建成后可以大大拉近“三省一區”與歐洲、北美等市場的距離。目前,沿線的巴新鐵路、錦赤鐵路、巴珠鐵路正在建設,蒙古國境內的鐵路建設也正在規劃。
長安大學教授王建偉向記者介紹,推進區域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建設,具有整合不同層次運輸通道設施資源的重要職能,有利于形成該地區物流運輸服務體系一體化。
- 10-24· 東北三省一區多式聯運聯盟運營精品班線68條
- 7-11· 東北三省首個碳普惠平臺 “碳惠冰城”上線
- 10-12· 東北三省一區簽訂國資國企協同發展協議
- 6-5· 魯鄂川三省財政政策落實情況調研
- 2-14· 打造“全省一張網” 貴州破除公共資源交易隱性壁壘
- 3-3· 貴州省一季度集中開工重大工程項目907個
- 2-14· 河南省一攬子惠企政策出爐
- 10-15· 安徽省一批高鐵項目又獲得新進展 宣績鐵路項目初設已批復
- 2-6· 加快“浙蘇皖三省邊界區域物流中心”建設,長興綜合物流園區打開“鐵公水”聯運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