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型集裝箱船接連靠泊,能成為香港港的“救命稻草”嗎?
近日,全球最大集裝箱船之一的東方香港號(OOCLHONGKONG)首次靠泊香港葵涌8號貨柜碼頭。7月初,中遠海運旗下最大集裝箱船中遠海運銀河輪(COSCOSHIPPINGGALAXY)首航也來到了香港。東方香港號與中遠海運銀河輪都同樣運營于“海洋聯盟”旗下的亞洲–北歐航線。“海洋聯盟”的亞洲–北歐航線服務由6月26日起靠掛香港,航線途經香港–上海–寧波–廈門–鹽田–新加坡–菲力斯杜港–塞布律格港–格但斯克–威廉港–比雷埃夫斯–巴生港–香港。
對吞吐量持續下降的香港港來說,超大型集裝箱船的到訪再一次確立香港作為國際航運樞紐和通往中國內地門戶的地位,也為其吞吐量帶來了直接的提升。由此看來,積極為香港港引入超大型集裝箱船的“海洋聯盟”,會是香港港在低谷中的“救命稻草”嗎?
2017年4月,中遠海運集運與法國達飛海運集團、香港東方海外貨柜航運有限公司和臺灣長榮海運股份有限公司組成新的航運聯盟“海洋聯盟”,原合作期為5年,于今年年初正式延長至10年。目前“海洋聯盟”覆蓋全球500多個港口的41條合作航線,共計擁有51艘載貨量超過1.8萬TEU的集裝箱船。
今年1月,位于香港的中遠-國際貨柜碼頭、亞洲貨柜碼頭,香港國際貨柜碼頭和現代貨箱碼頭等多家碼頭運營商聯合宣布,將組建“香港海港聯合操作聯盟”(下稱海港聯盟),有效管理及經營位于香港新界葵青的 1 號、2 號、4 號、5 號、6 號、7 號、8 號及 9 號碼頭,共涉及8個碼頭,23 個泊位。此次聯盟將覆蓋香港葵青貨柜碼頭95%泊位。葵青碼頭是全球最繁忙的深水集裝箱貨運碼頭之一,共有9個碼頭24個泊位,每年可處理集裝箱能力超過2000萬TEU。
“海洋聯盟”由中遠海運集運牽頭組建,其運力約占聯盟的30%。“海港聯盟”之中,中遠-國際碼頭和亞洲貨柜碼頭由和記港口信托和中遠海運港口合資運營,中遠-國際碼頭和亞洲貨柜碼頭在葵青8號碼頭各自擁有2個泊位。既然都是“自家人”,“海洋聯盟”與“海港聯盟”在香港港進行深度合作顯得水到渠成。
在航運業整體趨于整合聯盟的大環境中,“海洋聯盟”與“海港聯盟”同樣作為聯盟相互合作,讓船公司與碼頭運營商“勢均力敵”地站在談判桌對面,對香港來說或許是一次“雙贏”的機會。香港以1095平方公里的狹小土地面積站在全球經濟波動的風口浪尖,僅僅依靠吸引大船也許很難再重回昔日的榮光。積極融入全球航運聯盟,把握大灣區、一帶一路和陸海新通道提供的新機遇,在聯盟合作中將自身打造成更緊密協同的整體,這些或許才是香港扭轉頹勢的“救命稻草”。
- 2-28· 海爾生物醫療RAP-AT1主動溫控集裝箱獲頒CTSOA證書 助力生物醫藥暢通全球
- 12-23· 上海港集裝箱年吞吐量突破5000萬標箱
- 10-21· 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高位運行
- 8-8· 全球集裝箱吞吐量第一大港上海港再擴容
- 8-8· 一座大型高鐵站的節能創新
- 6-6· “集裝箱指數”透露外貿出口加快趨勢
- 4-11· 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雙增長 天津港首季生產“開門紅”
- 4-5· 北京大型招聘會迎“京津冀熱潮”
- 1-4· 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連續14年全球第一
- 12-11· 大型抽水蓄能電站有了“國產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