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龍入湛”前程似錦!廣湛、合湛高鐵擬年底動工
“我們相信,隨著這次鐵路樞紐總圖規劃的批復,可以大大加快湛江成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發展的進程。”7月22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姜建軍在接受媒體專訪時,對《湛江鐵路樞紐總圖規劃(2016—2030)》(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獲批這一消息倍感振奮。
姜建軍表示,此次《規劃》的批復來之不易,體現了中央、國務院尤其是國家發改委和中國鐵路總公司對廣東、對湛江發展的高度重視。在省委、省政府和有關部門、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歷時兩年多的《規劃》編制工作終于落地。
《規劃》正式獲批,重大意義體現在哪里?如何抓住“五條高鐵匯聚湛江”的機遇實現高質量發展?一問一答中,展示出社會各界和國內媒體對湛江發展的高度關注,蘊含著湛江振興的美好未來。
奠定湛江作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的地位
記者:《規劃》正式獲批,對湛江發展有何重大意義?
姜建軍:《規劃》獲批使湛江原來在“十三五”規劃定位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在專項規劃層面得到了確認,奠定了湛江作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的地位,使湛江成為省域副中心城市在交通層面得到了支撐。
在全國,由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直接負責編制鐵路樞紐規劃的城市,湛江是第51個。在廣東省,除了已有的鐵路樞紐廣州和深圳,由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親自指導編制規劃的,湛江是第三個,所以湛江的地位非常重要。省委在謀劃“一核一帶一區”發展格局當中,確定功能區引領的戰略,不再沿襲過去傳統的梯次轉移戰略。在功能區發展戰略引領下,湛江和其他沿海經濟帶城市一樣,不再是發展的跟跑者,而要變為“引領者”。湛江要按照功能區發展的思路來補短板。交通短板一直是湛江最迫切需要補齊的短板。《規劃》批復對于解決這個短板是很好的補充。
在“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規劃中,湛江地處粵桂瓊三省(區)交界,作為聯系周邊省(區)、聯系幾大國家戰略的一個交匯點,不僅要發展湛江自身,還要通過湛江作為省域副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引領周邊的城市發展,包括湛茂陽都市群、北部灣城市群,包括服務對接海南戰略需要。
在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過程中,我們把完善綜合交通體系作為首選,制定了“56811”規劃:規劃5條高速鐵路、6條高速公路、8條高速支線、1個新建的國際機場、1個深水港口,通過綜合交通規劃的實施來支撐省域副中心城市交通的需要。
“五龍入湛”使湛江成為熱點城市
記者:根據《規劃》,未來有5條高鐵通向湛江。湛江民間的說法叫“五龍入湛”,您對此如何看?“五龍入湛”之后,湛江如何抓住機遇實現高質量發展?
姜建軍:“五龍入湛”這種說法,我也是第一次聽到。在五條高速鐵路匯集湛江以后,將會形成以湛江為中心,輻射帶動周邊的格局,使湛江在國家幾大戰略交匯中處于戰略主動的地位。五條高鐵大大密切了湛江與珠三角核心城市或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聯系,使湛江到廣州、深圳或珠三角其他城市時空距離縮短在2個小時以內。向西延伸到廣西,使北部灣城市群,包括西部大開發戰略,和湛江能夠一體化整合。湛江發展向南,服務海南自貿區,通過湛海高鐵使海南自貿區與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在湛江得到匯合,同時使湛江的發展更多承接海南自貿區外溢發展的機遇。湛江向北,在國家規劃層面有一條包海大通道,通過包海大通道,使沿線的內陸腹地城市進一步與沿海城市對接,實現沿海與內陸城市旅游發展更好融合。
“五龍入湛”使湛江在發展當中成為樞紐,成為熱點城市。隨著《規劃》的批復,五條高鐵匯集湛江后,對湛江未來的產業發展、城市發展,在構建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都會起到重要的支撐。
成為開放型經濟的重要支撐
記者:《規劃》批復后,將為提升湛江交通帶來哪些利好?
姜建軍:湛江過去是全國交通末梢,隨著去年7月第一條高鐵通車,湛江成為國家高鐵網絡的一個節點,或者說是末端。《規劃》的批復,使湛江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在規劃層面得到法律支撐,也就是說湛江不僅僅是全國高速鐵路的節點,它還是一個樞紐,由此將大大提升城市發展的能級,在未來發展當中可以借助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實現湛江在更高水平的發展。
通過交通樞紐交通地位的確立,湛江由原來發展的末梢或者末端,轉變成為面向開放型經濟、面向海洋發展的重要支撐,為更好實現對外開放進一步發揮湛江作用。
未來,湛江將會大大縮短與珠三角核心城市的時空距離,使湛江更好接受珠三角外溢發展的機遇,更好借助于珠三角的優勢,在科技創新、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高質量發展方面實現平衡發展和協調發展。同時,湛江作為廣東西部對接廣西和海南的前沿,在實現廣東對外合作或協作,在“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發展中,利用這次《規劃》批復代表廣東更好發揮引領作用。
舉全市之力爭取《規劃》早日落地
記者:《規劃》有什么亮點?接下來,湛江如何推動《規劃》的實施,推動高鐵盡快開工?
姜建軍:《規劃》有很多亮點:一是“五龍入湛”。湛江五條高鐵匯集到一個點,就是湛江新的中心站——湛江北站。北站選址在湛江市中心城區。鐵路樞紐建成以后,湛江中心城區到達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城市,時空距離將大大縮短,把湛江納入兩小時交通圈。二是穿灣而過。規劃中的廣湛高鐵穿越湛江灣,將成為湛江第一條穿越海灣的高速交通通道。將來通過高速通道,湛江海東新區將與現有建成區融為一體,更好地推動新區開發建設。三是空鐵零換乘。在鐵路樞紐總圖規劃當中,在湛江新的國際機場,預留了設站的條件。今后隨著城際鐵路的開通,航空與高鐵實現零換乘,無縫對接。四是升級優化。《規劃》中,湛江被納入國家“八縱八橫”兩條國家大通道的交匯點,使得湛江發展進入快車道。對原有的鐵路格局作了重新調整,徹底改善原有的客運在城外、貨運在城內的格局,實現了客內貨外,即客運進入中心城區,貨運繞城,減少對城市的干擾。同時,不僅僅設立鐵路中心站——湛江北站,還將湛江現有的高鐵西客站、湛江站作為兩座輔站,一起規劃預留,并規劃吳川站,預留湛江東站的設站條件。五條高鐵通過精心編制的《規劃》,實現互聯互通、便捷高效。
接下來,我們將做好如下工作:一是及早對接。在進入湛江的五條高鐵規劃期間,通過鐵路樞紐總圖規劃和現有規劃進行很好的銜接,推進新規劃的線路快速穩定下來。二是提早謀劃。根據《規劃》在城市規劃建設過程中預留站場和通道條件,減少重復建設和征地拆遷量,降低高鐵規劃和建設的成本。加快穩定線路的征地拆遷,配合高鐵早日開工建設。對重要高鐵站周邊土地進行控制,為鐵路樞紐建成后,提供發展經濟空間。三是全力配合。舉全市之力積極協調配合,爭取《規劃》早日落地實施,早日開工,早日通車,使得湛江在高鐵樞紐的推動之下,盡快實現省域副中心城市發展目標。
廣湛、合湛高鐵計劃年底動工
記者:江湛鐵路已經開通,其他四條高鐵有沒有開通時間表?
姜建軍:這個問題是大家特別關注的。隨著《規劃》批復,以湛江為中心的這幾條高速鐵路的前期工作都在加緊進行,其中廣湛、合湛這兩條線的可研性研究專家評審都已經結束,計劃今年年底動工。湛海高鐵有望“十三五”末動工,現在大部分研究已經結束了,還剩下瓊州海峽過海方案的問題,還在進行深化研究論證,我想這件事情也不會拖太久,按照計劃是“十三五”末動工,我們是希望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實現開工。
關于張海高鐵的建設,廣東、廣西、海南、湖南四個省(區)共同向國家發改委提出要加快前期工作的請求,前期工作的研究還在深化進行當中,雖然這次沒有體現在規劃中,但是國家大通道包海鐵路張海段經由湛江是必然的選擇,因為我們是一個戰略通道。
湛江北站建成后,五條高鐵都可以到達湛江北站,交通樞紐的地位即得以確立。
高鐵周邊新城規劃已啟動
記者:湛江北站會不會與搬遷后的舊機場生態區進行統一規劃,打造湛江新的市中心?
姜建軍:隨著《規劃》獲批,圍繞高鐵引領城市發展的規律和城市發展的內在需要,湛江正在考慮圍繞高鐵站或者說高鐵樞紐來謀劃新的發展區域,現在還沒有正式命名,正在規劃研究當中。
在交通發展的同時,要借助高速鐵路的引進,把適合的產業進行布局,同時布局城市的一些功能和配套設施,再把生態發展的這種理念植入,使得高鐵站不僅僅是一個交通站場,也成為城市發展的引擎,能夠圍繞高鐵樞紐周邊實現更高質量發展,也為湛江發展提供動力。我們的規劃等批準之后再公布、解讀,這是一個非常有前瞻性的、有意義的、令人期待的規劃。
高鐵周邊新城的規劃已經開始著手,很多創新的、最新的發展理念都在里面得到了很好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