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藍萬數利用技術手段,助力企業打擊“職業羊毛黨”
近日,兩封關于信用卡“職業羊毛黨”判決書引發了網絡熱議。在判決結果中,幾位犯罪人被判刑的原因是,通過虛假交易的不法手段“薅銀行羊毛”,在以銷售方式實現變現,結果落得判刑、罰金、追繳違法的下場。
業內人士指出,“職業羊毛黨”現象并非只存在于銀行業,不同行業“薅羊毛”的手法和工具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共性是通過非法手段獲利,擾亂市場秩序,擠占了正常用戶的權益。
這個時代,大眾被薅羊毛不是新聞,大眾薅羊毛才是新聞。而薅羊毛也逐漸發展成為了一種“黑灰產業”。
近年來,黑灰產業變得異常活躍和猖獗。據估算,中國“網絡黑灰產”從業人員已達200萬,市場規模高達千億,對互聯網企業的正常經營造成巨大危害,侵犯了企業和公眾利益,嚴重威脅了國家網絡空間信息安全。
利用新技術,黑灰產挑戰網絡安全
黑灰產,黑灰色產業的簡稱。網絡空間的黑灰產是指通過網絡利用非法手段獲取利益的行業,比如利用網絡漏洞實施攻擊牟利。
“與黑灰產類似的,還有灰色產業(灰產),它主要是游走在法律法規等規定不明確的邊緣地帶,通過打‘擦邊球’等方式不當獲利。”
網絡黑灰產與網絡攻防技術密切相關,利用網絡漏洞實現網絡攻擊是形成黑灰產的基本前提,比如非法獲取隱私信息、滲透攻擊、利用惡意代碼、流量劫持、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等。當前,黑灰產技術與云計算、大數據、移動網絡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結合的趨勢愈發明顯,由此導致的黑灰產技術的全新升級,使得互聯網安全形勢越發嚴峻。
在技術加持下,黑灰產營利手段眾多。常見的具體營利手段有植入軟件暗扣話費、羊毛黨惡意薅毛、惡意推送廣告流量變現、手機App分發惡意軟件、通過手機木馬刷量、實施勒索病毒攻擊、采用DDoS攻擊等。
促銷、補貼拉人氣,刺激薅羊毛黑灰產異常活躍
薅羊毛黑灰產之所以猖獗是因為網絡經濟活動頻繁、體量大、涉及面廣,用現金補貼來吸引用戶的企業層出不窮,電商等各渠道的優惠促銷策略和活動更是持續不斷,這使得羊毛黨能夠以相對較低成本甚至零成本來獲取實惠。這直接刺激和推動了薅羊毛黑灰產的猖獗。
當前,薅羊毛等黑灰產已經形成了團伙跨境作案,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實施犯罪并逃避打擊。尤其是第三方支付、網絡保險、網貸、消費金融、網絡消費等數字金融經濟新業態的發展,客觀上導致了網絡黑灰產規模與日俱增。
防范薅羊毛黑灰產,電商要加大技術投入
黑灰產暗流涌動,電商平臺不乏漏洞。
電商提供的注冊認證獎勵、免費領券、充值返現、購物返利等活動,通常是利用電商信息平臺來完成。這些信息平臺往往存在各種可資利用的漏洞,隱藏著巨大安全風險。
要避免風險發生,首先要加強平臺應用系統和數據的安全性,盡量減少漏洞。其次應密切監管促銷之類的特殊業務,如出現業務數據異常,早發現、早處理,及時封堵漏洞。此外,要積極配合公安部門調查,提供詳細證據,以實現追蹤溯源、依法打擊。
由于電商平臺安全事件屢發,損失巨大,目前,各大平臺均提高了風控意識。比如一些大型電商平臺為防止客戶和經營信息泄露,成立反爬蟲團隊來對抗數據惡意爬取。
各行業多方面聯手打擊“職業羊毛黨”,共同營造良好環境
除了電商平臺自己采取風控措施以外,打擊“職業羊毛黨”,營造良好的互聯網環境,已成為公安部門、監管部門、互聯網行業等多行業多方面的共同方向。或許將來相關部門可能會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與行業政策,利用法律約束“職業羊毛黨”。
為營造良好的互聯網環境,幫助各行業的企業解決“職業羊毛黨”薅羊毛問題,創藍萬數推出“防薅羊毛”接口服務,用技術手段幫助企業做好安全風控,維護正常用戶的權利,防止企業福利被羊毛黨刷單薅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