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藥要加稅,關稅重疊加征?新華社:別慌,都是謠言
隨著6月1日0時我國對美部分商品提高加征關稅稅率日期臨近,部分企業和民眾疑惑乃至擔憂,我國已經發布3份涉美約6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公告,會不會重疊加稅?也有傳言稱,自美進口藥品在加稅之列,意味著進口藥要漲價。經咨詢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辦公室,新華社記者22日確認:加稅不重疊,藥品不加稅。
5月10日,美方正式宣布對約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25%關稅。作為回應,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5月13日發布公告,宣布自2019年6月1日0時起,對已實施加征關稅的約600億美元清單美國商品中的部分,提高加征關稅稅率,分別實施25%、20%或10%加征關稅。對之前加征5%關稅的稅目商品,仍繼續加征5%關稅。
此前,作為美國對約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揮舞加征關稅大棒的回應,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先后于2018年8月3日和2018年9月18日發布兩份關稅公告。
記者了解到,就對美約6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一事,企業只需以最新公告,即5月13日發布的公告為準,無需擔心重復加稅。
值得一提的是,5月13日公告中附件4所列稅目商品有595種,比前兩份公告少了67種。據了解,汽車及零部件商品并不在此次將加征關稅的范圍之列。把67種汽車及零部件商品從加稅清單“下架”,也不是最新公告作出的決定。
在2018年12月14日發布的一份公告中,就已經有了相關規定,期限是今年1月1日到3月31日。到期當天,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又發布公告,把期限再次延長。換句話說,汽車及零部件行業暫時不用擔心被加征關稅。
對于網絡傳言稱自美進口藥在加稅清單、面臨漲價,記者了解到,這一說法“不靠譜”。
據介紹,為不影響國內患者用藥,不加重患者負擔,在擬定對美反制措施時,相關部門已將治病防病用藥品全部排除在外。也就是說,自美進口這些藥品不會加征關稅。在不加稅的同時,我國本身還對絕大多數藥品實行零關稅。因此,患者和家屬朋友可以放心。
據了解,本著民生優先原則,我國對心臟起搏器、支架、助聽器、人造關節等植入人體的器具均沒有加征關稅,其他納入征稅范圍的醫療器械大部分也僅征收5%的關稅,征收20%或25%關稅的產品數量很少,主要是醫院用的核磁共振設備、X光檢查設備等,考慮到進口替代等諸多因素,這部分對市場最終售價影響不大。
- 1-16· 歐盟進口管制系統2(ICS2)第3階段
- 4-19· 推動進口凍品產業發展 天津打造北方冷鏈物流集散地
- 12-23· 強化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 “浙冷鏈”升級至2.0版
- 8-16· 進口冷鏈食品物流疫情防控加強 高風險崗位人員閉環或封閉管理
- 6-24· 進口電商上鏈運行 港口通關一路暢行
- 1-25· 進口糧食集裝箱要預防性消毒嗎?持危貨證能到外地就業嗎?ETC更換銀行卡有限制嗎?
- 12-3· 全國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平臺上線運行
- 12-3· 食用進口冷鏈食品 感染病毒風險很低
- 11-26· 進口“非冷鏈”貨品 也需采樣檢測
- 11-16· 進口冷鏈食品如何監管?市場監管總局:不能提供合格證明的一律不準上市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