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物流持續虧損 發展之路困境猶存
4月16日消息,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劉強東在15日凌晨,發布了一篇名為《致全體配送兄弟們的一封信》的內部信,就近日鬧得沸沸揚揚的京東五險一金和物流薪資調整一事進行發聲。
據了解,在本月初京東物流表示,將取消旗下快遞員底薪模式,以及調低快遞員公積金,從12%降到7%;同時將增加快遞收件任務,攬件將計入績效,直接影響工資收入。有消息指出,取消底薪的舉措一推行,直接影響到了近18萬人,快遞員人均收入也每月減少近兩千元。
針對此事所引起的爭議,京東物流彼時回應表明,取消底薪是由于原來的薪酬結構已經不適應京東物流獨立運營后的新業務模式。劉強東此次則在信中回應稱,公司取消配送員底薪的目的并不是為了降低大家的工資,而是為了共同增加公司和員工的收入,讓京東物流生存下去。
據《億歐網》今年2月報道,京東物流曾在發布的一份募資文件透露,自2016年第三季度到2017年第一季度,京東物流的虧損分別為3.64億元、2.79億元以及3.09億元;到了2017年二季度,其則實現了凈利潤收入1.62億元,但是好景不長,到了同年第三季度,京東物流又出現了2.95億元的虧損。
而劉強東在此次發布的內部信中又表示,京東物流2018年不包括內部結算盈余的全年虧損超過23個億,并且這已經是集團出現的第十二個年頭虧損。如果扣除內部結算的話,京東物流去年虧損總額則超過了28億。究其核心原因就是外部單量太少,內部成本太高。未來如果繼續這么虧下去,京東物流融來的錢只夠虧兩年。
劉強東《致全體配送兄弟們的一封信》原文截圖
2017年,京東物流正式從京東集團獨立出來,但目前其主要業務的發展還是比較依賴京東集團的資源。如今隨著快遞市場競爭程度日益加劇,行業中的利潤空間也在不斷壓縮。近些年來,成本提升也是一直是物流行業中無法忽視的痛點,一些快遞企業為了控制成本并未給員工繳納五險一金等社會保障,對于京東物流來說,數十萬快遞員的社保購置款無疑是一項巨大的成本開銷。
劉強東此前還曾表示,京東物流未來將要上市。在多重因素影響下,京東物流的成本管控也變得尤為重要。事實上,為了尋求發展京東物流也開啟了多元化的擴張之路,然而無論是在快運、冷鏈、還是跨境業務等領域,其都正面臨著強勁的對手。京東物流全面開放后,也不可避免的要與順豐、四通一達進行正面競爭。
目前,順豐盡管經歷了多重變動,但在營收上依然其仍是民營快遞公司中的龍頭企業,集團的投資規劃也在逐步推進中。順豐總飛機數已達到了53架,其與德國敦豪集團(DHL)推出的“順豐敦豪”品牌也在上月完成了正式亮相。阿里方面,在持續搭建智能物流網絡的同時,還在上月以46.6億元的價格入股了申通快遞,集齊了除韻達外的全部通達系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在業務上奮力趕超京東的拼多多,當下也開始往物流領域盤算話語權。今年3月初,拼多多就開始大力推廣自己的電子面單,并接入了多家快遞公司。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物流市場大環境還在生變,京東物流的發展之路充滿未知。
- 4-18· 翌飛銳特CEO史鳴飛:航空物流領域“AI+” 與 “+AI” 的選擇
- 3-23· 安能物流召開業績發布會,2024年利潤、營收、貨量持續高增長
- 3-18· 都說聯宇物流在搞事情!華為樓下送小米?不不不,你聽我狡辯....
- 3-12· 微型電機加速傳動變革 東莞佳弘67高壓伺服電機助力物流升級
- 3-10·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3-3· 高鐵物流大藍海 河南勇做弄潮兒
- 3-3· “秦物通”物流大模型開啟智慧物流新時代
- 2-27· 售后閉環打造信任紐帶,上嘉物流與折扣店共成長
- 2-19· 斯安通國際物流:以誠信與創新鋪就全球供應鏈橋梁
- 2-17· 中國賣家在Ozon Global的銷售地域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