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華市發揮“四港”優勢構建智慧物流生態圈
12月26日,從金華鐵路南貨場始發的中亞班列了解到,進入常態化運行的中亞班列,不僅為企業省去了節點運輸、異地報關等系列流程,還能節約12%的物流費用,企業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港口服務。
據了解,近年來我市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充分發揮不同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推動形成“宜水則水、宜陸則陸”的運輸格局。加快鐵路金華南站、義烏鐵路西站等鐵路樞紐項目建設,形成“鐵港”;加快以金華傳化公路港為核心的公路港項目建設,形成“公路港”;加快羅洋作業區、女埠作業區等項目建設,形成“水港”;加快義烏航空物流基地項目建設,形成“空港”。做強公鐵、海鐵聯運品牌,推動公水、江河聯運發展,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推動交通運輸結構調整。
即便如此,燃料成本、人工費上漲幅度不小,這些無法避免的成本上升,怎么減?我市的探索是通過創新驅動發展,培育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發展新動能,以物流業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有效對沖不可抗拒的成本上升。
依托傳化智聯“物流+互聯網+金融”的創新模式,金華傳化公路港打造“線上+線下”的智慧物流生態圈,為廣大物流群體提供配貨、存儲、運輸,以及吃、住、行的一站式服務;線上則依附“陸鯨”“易貨嘀”“傳化支付”等傳化互聯網產品,構建開放共享的智慧物流體系。通過“物流+互聯網+金融”,這個工業互聯網服務平臺有效整合了“小、散、弱”的物流企業。
據了解,我市圍繞數字經濟“一號產業”建設要求,加快推動智慧物流體系建設。一是重點打造物流電商融合發展的智能物流服務體系,提升倉儲配送智能化水平,推動阿里巴巴金義電子商務新城、金華現代物流中心項目二期(京東)等項目建設;二是大力發展“互聯網+”車貨匹配、“互聯網+”運力優化、“互聯網+”大車隊等高效物流新模式,提高物流資源集聚效率;三是深入服務跨境貿易,加快推進金義綜保區、義烏B保、金華跨境電子商務通關中心等跨境服務基地項目建設。
- 3-31· 上海正構建“嗅覺經濟”生態圈
- 3-17· 西部生態“加減法”咋運算?
- 3-10· 浙江加速交通設施數字化轉型
- 2-3· 智慧港口春節繁忙“不打烊”
- 2-3· 浙江財政今年科技投入將超千億元
- 1-27· 構建“數智”高速公路 打造科技型交通集團
- 1-2· 浙江譜寫鄉村人才振興“協奏曲”
- 12-12· 湖南構建全鏈條生態體系支持大學生創業
- 12-3· 大盛智慧供應鏈:一站式進口解決方案,滿足電子元器件行業需求
- 12-3· 大盛智慧供應鏈推出進口報關供應鏈金融服務,驅動企業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