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新技術新模式不斷涌現
近日,國家郵政局通報2018年前三季度郵政行業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郵政行業業務總量累計完成8565.2億元,同比增長27.2%,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累計完成5673.4億元,同比增長20.9%。同時,快遞業務持續保持平穩增長,前三季度全國快遞業務量完成347.4億件,同比增長26.8%;快遞業務收入實現4246.3億元,同比增長24%。
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監管研究處副處長耿艷表示,今年以來郵政行業延續了穩中提效的良好態勢,業務結構持續優化,質量效益不斷提升。
從季度來看,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的快遞業務量增速分別為30.7%、25%和25.6%,在經歷了二季度的增速回落后,三季度增速有所回升。值得注意的是,在關聯產業的各個部門中,快遞增速繼續保持領先。快件量月度間差異呈現收縮態勢,淡旺季特征趨于淡化,月度間流量更趨均衡。
與此同時,行業布局結構持續優化。業內專家表示,隨著快遞普惠化發展、網絡覆蓋廣度和深度大幅提升,快遞業務量聚集在以省會城市為主的“中心化”特征開始弱化,區域內、省內的快遞流量分布趨向均衡,流動效率不斷提高。在全國除直轄市外的27個省份中,省會城市業務量占比超過50%的下降至14個,其他省會城市占比也呈現出下降趨勢。
龍頭企業集中度持續提升。據統計,前三季度,主要快遞企業增速持續超過行業增速,使得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京東、蘇寧、品駿等側重于電商快遞的企業,以及優速、安能等側重于重貨快遞的企業均實現了較快增長。此外,各大快遞企業均加快了國際業務布局速度,帶動國際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39.3%,增幅較去年同期提高7個百分點,占全部業務量的2.3%,較去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受主要快遞企業增開亞洲國家國際航線的帶動,主要企業出口亞洲郵(快)件量占比從年初的9.9%上升至12.2%。
值得注意的是,在快遞業務結構不斷優化的同時,行業申訴率、滿意度和準時率也同步改善。快遞服務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前三季度,快遞服務公眾滿意度得分為78分,同比提升0.8分;72小時準時率為72.4%,同比提高1.7%;快遞服務有效申訴率約為百萬分之二點三,同比大幅改善。服務質量指數連續6個月增速高于發展規模指數增速,對發展指數的貢獻率連續4個月超過50%,成為推動快遞發展指數提升的重要因素。
耿艷表示,快遞企業不斷細分市場領域,紛紛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服務品種日益增多,產品更加專業化,這些因素都大大促進了快遞服務能力的提升。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主要企業已投入運營智能快件箱25.6萬組,通過智能快件箱完成投遞的快件量為29億件,箱遞率達到8.4%,比上半年提高了0.4個百分點。
“例如,多家企業構建智慧供應鏈基礎網絡,將大數據及AI等新技術應用于運輸、倉儲、搬運、裝卸等各個運營環節,打造智慧供應鏈,不僅提升了流通效率,更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時,‘快遞+便利店’、智能快遞柜、合作共建末端門店等多種配送模式不斷涌現。這些新技術、新手段、新模式不僅使快遞企業得到了更好發展,更惠及了廣大消費者。”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1-27· 快遞業迎來年貨寄遞高峰
- 11-18· 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500億件
- 11-14· 快遞業務迎高峰 智能科技推動物流業“加速跑”
- 10-28· 快遞業務旺季啟動,單日業務量再創歷史新高
- 10-21· “快遞下鄉”十年 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98%
- 10-10· 快遞業務收入9個月超萬億元
- 8-19· 福建不斷健全綠色制造體系——產業向綠 生態向美
- 7-29· 二季度快遞服務全程時限縮短至53小時
- 7-25· 數字技術賦能制造升級 助力經濟持續回升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