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食品安全法10月1日實施 強推冷鏈物流產業升級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將于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新食品安全法中對冷鏈的多方面要求和規定,也許會給未來冷凍和生鮮市場帶來十分顯著的有利影響,同時,也為冷鏈運輸車的發展帶來良好的提升契機。
食品安全關乎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將于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這部升級版的法律將對食品生產、銷售、餐飲服務等各環節實施更加嚴格的全過程管理,并建立更加嚴格的監管處罰制度。新食品安全法中對冷鏈的多方面要求和規定,也許會給未來冷凍和生鮮市場帶來十分顯著的有利影響,或許能讓生鮮行業重新進入電商,同時,也為冷鏈運輸車的發展帶來良好的提升契機!
凍品安全關鍵在冷鏈不能“斷”
冷鏈物流由多個環節組成,從食品原料的種植和采購、加工、流通和配送,直至零售和消費的全過程,是一項復雜的低溫系統工程,確保各環節的質量安全問題是冷鏈物流的核心。要保證冷凍食品的質量和安全,最關鍵的是‘冷鏈’不能斷裂,也就是說在食物的制造、貯藏、運輸配送、零售過程中,應始終處于受控的低溫狀態。而冷藏車的數量不足和運行不標準,正在成為冷鏈食品的重要安全隱患。由于諸多原因,最近這幾年,我國冷藏保溫汽車年產銷是一直維持在4000~5000輛之間,遠遠不能滿足冷凍食品市場的實際需求。
精細化管理保證恒溫品質
為何很多冷凍食品存在“餃子一下鍋就散,魚一下鍋就碎”等質量問題?問題就出在易腐食品在運輸環節的溫度波動。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除了冷鏈食品在運輸環節的不規范,超市和商場存儲不當等因素導致冷鏈食品“掉鏈子”外,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我國冷鏈物流標準混亂。一方面,目前我國冷鏈物流標準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上相互交叉;另一方面,大部分冷鏈物流的標準多為推薦性的標準,不具有強制性。
新版《食品安全法》的實施將使整個冷鏈過程從倉儲、運輸到配送,再到終端消費,都約束在規定的溫度范圍之內。它涉及到人員的配備,裝貨的效率,時間的配合等等。例如:可以精細到每臺車都必須配備兩個駕駛員,以防止疲勞駕駛,每4個小時更換一次駕駛員;要放兩個溫控儀,中間放一個,后面放一個;每臺車上都配備紅外檢測儀,就是為了裝貨之前測量溫度,因為一個產品的出庫溫度對于整個冷鏈運輸途中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從起點就把溫度控制好,然后中途每4個小時做一次溫度記錄。保證食品質量的,不僅僅是低溫,更重要的是“恒溫”。恒定的溫度,需要嚴格的標準來實現。具有強制性的法規標準在冷鏈物流行業將形成約束力,并對對冷鏈物流行業行為規范起指導作用。
- 6-20· 讓學生安全有序返鄉,彰顯鐵路“走心”服務
- 5-16· 安全科技領航 智慧駕培可期 ——駕考寶典助力培養優秀駕駛員
- 5-12· 對安全保持“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
- 5-2· 張安全:安全換軌1萬里
- 2-17· 《網絡安全審查辦法》今起施行
- 2-10· “粵字號”食品春節走俏海內外
- 1-6· 網絡安全審查辦法:網絡平臺掌握超百萬用戶信息赴國外上市須審查
- 1-6· 網絡安全審查辦法:網絡平臺掌握超百萬用戶信息赴國外上市須審查
- 10-18· 安全研究人員:蘋果和歐盟的手機掃描計劃“具有侵略性、無效性和危險性”
- 9-30· 中國安全健康防護產品質量驗證追溯公共服務平臺在無錫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