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物流:電商法出臺關乎快遞“規定動作”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電商法草案,這是規范電子商務行為的專門法,也是我國電商領域的首部綜合性法律。
從2013年被列入立法規劃到最終出臺,這部由全國人大財經委牽頭的法律打破常規,在5年里歷經4次審議、3次公開征求意見。最終面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草案)》(以下簡稱“電商法草案”)共7章89條,特別是第二十條、第五十二條、第六十五條等對與電商息息相關的快遞作出了規定,被認為是在更加具體細致的內涵下規范快遞行為。
綠色鏈條快遞很關鍵
電商過度包裝既浪費資源又污染環境。可以發現,電商法從三審稿到四審稿,綠色發展是其中改動較大的部分,最終在第六十五條中增加了各級政府促進電商綠色發展的責任,在第五十二條中規定了快遞物流服務提供者要使用環保包裝材料。
電商法規定“快遞物流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規定使用環保材料,實現包裝材料的減量化和再利用”。對此,有專家認為這缺少對污染源大頭——電商封裝的約束。
同時,第六十五條規定“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采取措施,支持、推動綠色包裝、倉儲、運輸,促進電子商務綠色發展”。實際上,從9月1日起,新修訂的《快遞封裝用品》系列國家標準已正式實施。新國標從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三方面對原有標準進行了補充完善。
對于“從產業鏈中游加強約束還不能治本”這樣的擔心,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法律與治理現代化研究室負責人潘迪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是四審稿中增加的比較重要的制度安排。商品包裝始終貫穿于電商交易的全鏈條,這個鏈條中有賣方、買方、快遞服務提供者等多個主體。一方面,法律要求快遞服務提供者使用環保包裝材料,并不是說賣方和買方就可以置身事外,包括清潔生產促進法、循環經濟促進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在內的多個法律文件均對包裝物材質和包裝方式進行了規定;另一方面,商品的包裝是為運輸服務的,對商品包裝問題有決定權的應當是快遞物流等運輸投遞方。在解決電商包裝問題上,快遞物流企業應當處于領銜地位,為電商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優的快遞物流解決方案。
未經同意不能代收貨物
如果收件人不在家,也可以讓他人代收。電商法草案第五十二條規定:快遞物流服務提供者為電子商務提供快遞物流服務,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并應當符合承諾的服務規范和時限。快遞物流服務提供者在交付商品時,應當提示收貨人當面查驗;交由他人代收的,應當經收貨人同意。
此外,電商法草案第五十二條規定快遞物流服務提供者在提供快遞物流服務的同時,可以接受電子商務經營者的委托提供代收貨款服務。
而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快遞暫行條例》也規定,快遞企業應當將快件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當面驗收。
對于電商平臺的義務,電商法草案也作出明確相關規定。例如,對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電商平臺經營者對平臺內經營者的資質資格未盡到審核義務,或者對消費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電商平臺經營者對平臺內經營者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未采取必要措施,或者對平臺內經營者未盡到資質資格審核義務,或者對消費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并處5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3-17· 深圳出臺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行動計劃
- 1-27· 快遞業迎來年貨寄遞高峰
- 12-12· 遼寧出臺建設用地使用權新政
- 12-12· 重慶出臺新政培育未來產業
- 12-2· 湖南出臺職業技能培訓補貼辦法
- 11-25· 湖北出臺18條措施加快數字人才培育
- 11-18· 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500億件
- 11-14· 津出臺實施辦法:最高給予30萬支持 留學回國人員可申報
- 11-14· 快遞業務迎高峰 智能科技推動物流業“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