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金創始人俞強華:物流行業翻天覆地的變化,只是剛剛開始
“我認為創新的本質就是打破原有的約束。”從作為盛大集團首席架構師一手搭建盛付通,到創建微匯(新浪支付的實際運營公司),再到維金創始人兼CEO,俞強華以創新者的姿態跨界融合,志在打造一個以提供互聯網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為核心的金融生態平臺,尋找一個沒有邊界的巨大市場。
他瞄準的其中一個領域是物流。俞強華看到物流行業長期以來成本高,行業過于分散,缺乏統一管理,以傳統交接方式為主導,信息化程度滯后,便欲以行業積累和技術手段打造一個全面金融解決方案,包含賬戶及支付清結算、供應鏈金融及云賬通(云資金管理)等服務內容,有效幫助司機與貨主之間建立誠信體系,助力車貨匹配信息平臺往交易平臺成功轉型。
維金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不止應用于物流行業,在新零售、汽車、旅游、房產、家裝、電商等十余個行業皆有布局,業務涵蓋互聯網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產業金融解決方案、業務咨詢服務、系統實施及綜合服務。俞強華的目標很明確,維金要打造深入場景的金融生態平臺,“我們做的是為各行業中的企業級客戶提供互聯網金融基礎設施及整體解決方案,全面提升企業中后臺管理效率。任何一個行業都是不低于5萬億市場的規模,我們的市場是看不到邊界的。”
8月24日,維金創始人兼CEO俞強華將出席“GIIS 2018物流產業創新峰會”,并發表主題演講《金融科技擁抱物流產業的深層商業邏輯》,詳情請關注:“科技落地 物鏈未來----GIIS 2018物流產業創新峰會”。
近日,億歐華東采訪了維金創始人兼CEO俞強華,在采訪中,俞強華發表了對金融科技與物流行業的獨家觀點,以下是實錄對話環節:
1)作為一家金融科技企業,在賦能物流行業的過程中,您如何定義物流科技?
俞強華:物流傳統的做法是讓貨、車、司機、倉庫等要素更有效率,物流本身就是一種組織和調度,我認為物流科技不是創新型工具在行業中的應用,亦不是純粹的倉儲管理技術,“物”是需要“流”動得更加合理、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效果更好,這才能體現物流的精神。
我們定義的物流科技一定是在原來物流基礎上產生的技術幫助傳統物流提升了效率,這賦能的技術就叫做物流科技。
與我們關聯更深的是物流產業中的核算環節,因為所有平臺型交互的金融科技要落地,必然要去評估技術落地的效果,而評估的關鍵就是核算。商業模式中的新技術具備的價值是能夠讓不擁有資源的人參與其中,并對這些參與者的價值進行核算、價值分配等。
我們既講本質,又講現象背后的驅動,我認為技術是一定要創造價值的,完全沒有必要拋開了本質性講一堆很炫的東西,在我看來,不管是金融科技還是物流科技,技術最終都是在為產業創造更有價值的東西。
2)您覺得金融科技與物流產業相結合,能進入到哪些環節?在這些環節里面,它賦予的價值是什么?
俞強華:金融不只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它對于任何產業、對任何人都是有價值的。
當下我們的出現,是因為技術創新讓整個物流產業發生了變化,過去司機從南走到北一直都在刷卡,他們跨越二三十個省市,就要跟二三十個不同的通路段去打交道,實際很不方便,但通過我們既便宜又方便,只要充值一張卡就能夠一路暢行,這才是金融技術行業應有的服務態度。
另外一方面,貨車司機過得很苦,他們都是活干完后收錢的,得先墊付車輛費用、行駛費、加油費、食宿費等,這些都沒有人去關心的,在他們身上是沒有所謂的普惠金融的,這才是值得真正解決的事情。我們所提供的互聯網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及解決方案,通過平臺建立賬戶體系和交易規則,將貨主與車主、貨與錢圈在平臺之內,使交易雙方必須根據規則進行交易,解決了誠信問題,也為貨車司機們提供了保障。
金融服務的提供者不僅是實物商品,未來應該是產銷一體化的,它將會進入到包括物流的每一個環節中去,這是金融科技應用的美妙之處。
3)金融服務的機會這么多,您判斷哪個是未來最大的機會?
俞強華:我認為不在于機會本身,而是在于創造機會。另外,機會需要有杰出的企業家,有一堆靠譜的牛人才能發揮價值。
4)金融行業為物流提供服務的時候,遇到最大的挑戰是什么?
俞強華:溝通。同一個詞,兩個人說的根本不是一個意思。
一開始我們跟人家說物流,他覺得你根本不懂物流,所以我們面對的第一個挑戰就是跨界。大家要建立起共同的術語,我不能只看現狀,需要幫助他們與金融工具做結合,為其能創造出十倍百倍的驅動力。
5)你們能提供服務的市場規模有多大?
俞強華:我們所在市場規模,說實話我看不到它的天花板,說它市場有萬億,或者十萬億,我都覺得小了,我們挑戰的是GDP增長的天花板。
現實是很殘酷的,我們經歷了很多變化,我們不抱怨,當大多數人抱怨的時候正是我們抓住機會的時候,說實話,我們就要找痛點。我們做的是互聯網金融基礎設施,除了物流外,還有房產、汽車、教育、旅游等,任何一個行業都是不低于5萬億市場的規模。
6)您覺得現在所處的領域競爭壁壘夠不夠強?
俞強華:我們覺得競爭壁壘做好之后是極強極強的,因為這是基礎設施的競爭。別人要跟我打,不是跟我打,而是跟我的整個生態打,這就是壁壘。
我們是以生態去覆蓋線面的競爭,就像多維打二維、二維打單線、以線打點的方式,但我們從來不想跟任何人競爭。
我們致力于打造一個金融生態平臺,所以維金自成立起就定義為互聯網金融基礎設施,我們也叫運營商,我們不是一個工人,不是去建造技術的,也不是去賣技術的,而是一個跨界連接平臺。
7)對公司發展來說,什么是核心動力?
俞強華:我認為核心動力一定是找到金礦。好的公司永遠不是因為技術有多牛,而是它的核心技術為人類、為絕大多數人貢獻了價值。所以我們把自己定位成一個連接者和跨界者。
8)你們有競爭對手嗎?
俞強華:我們競爭對手就是產業中的痛點,及產業成長的天花板。
我不喜歡競爭思維,整個產業市場那么大,不應該是在同一個賽道里你爭我搶,挑戰存量市場,而是應當相互增強,做大做強市場,在增量當中去找機會,才能長久。
如果你帶著競爭的思維去看,舉世全是競爭,你帶著成長的角度去看,舉世都是合作方。
我們做的事,從心胸格局到已有的競爭基礎,從已有的服務競爭力到頭部客戶的數量,在行業中都是處于領先地位的。我們不僅關注一兩年的發展,更要看五年十年的機會,而且追求的是有較高確定性的成功。
我認為創新的本質就是打破原有的約束。我們不去做別人重復的事,而是去開拓更新的領域,與行業企業一同解決更多的痛點。維金是一個金融生態平臺,不是門口野蠻的利益分割者,因為我們看到的不是紅海,而是藍海。
9)通過第三方的角度去看待物流行業,您看到的機會點或者說爆發點是什么?
俞強華:我認為中國物流不是太先進,基礎較薄弱,但新的需求又很多,所以中國物流的創新創業機會真的是非常多的。如果讓我明確一個機會點真的很難,物流行業中從司機出發,從貨源出發,從監管出發,從IT出發……我覺得都是巨大的機會。
我認為現在物流翻天覆地的變化,只是剛剛開始。一開始物流過去的從業者都是被逼出來的,電商物流很牛,那是因為電商行業產生的需求很大,在物流行業中,仍有很多先知型和引導型的人物需要培養和挖掘。
- 2-3· 廈門剛剛發布!住房公積金政策調整
- 12-30· 引領行業!科捷物流蟬聯國家級企業標準“領跑者”稱號
- 9-30· 發揮行業優勢 實現互利共贏
- 3-11· 春運變化折射鐵路發展“新風采”
- 1-22· 春運變化的是速度不變的是溫度
- 5-29· 全球物流行業加速變革轉型 數字化趨勢明顯
- 5-1· 江蘇銀行業績“大增”背后屢領大額罰單
- 4-19· 發揮行業優勢高質量開行中歐班列
- 4-17· 去年銀行業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 加碼金融科技投入
- 11-21· 海南開始啟用道路運輸電子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