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零售連接式布局: 巨頭尋找流量的線下“港口”
這意味著騰訊的B端業務持續下沉,在國內游戲產業增速放緩的當下,智慧零售是其開辟的重要賽道,而零售也將對騰訊的廣告、支付、云等業務進行支撐。
為了打破公司內部的壁壘、更好地對接B端用戶,騰訊在今年3月成立了智慧零售戰略合作部。其對接的合作伙伴不僅有入股的永輝、家樂福、步步高、萬達商業、海瀾之家,也包括戰略型伙伴,如沃爾瑪。
今年6月,騰訊和沃爾瑪達成深度合作,沃爾瑪中國大賣場電子商務副總裁博駿賢(Jordan Berke)向記者介紹了與騰訊合作的兩大利器:“一個工具是向顧客推送個性化的購物券;另一個工具就是‘掃瑪購’。”其中,“掃碼購”是指用戶通過小程序就可以掃描商品二維碼進行支付,不需要在收銀臺排隊。他還表示,沃爾瑪門店顧客中有30%都會使用這個功能,該應用目前已經覆蓋了200多家門店。
而對于零售商在數字化轉型中遇到的難題,騰訊智慧零售戰略合作部副總經理田江雪表示:“比如‘掃碼購’,就需要商超聯動非常多內部的部門,從安保、商品、產銷,這是一整套過程。‘到家’的服務就更復雜,這是線上團隊和線下團隊,再到運營團隊,全方位都需要配合,這當中的績效設置、利益分配,這是我們現在看到最大的挑戰。”
騰訊和沃爾瑪的互補
縱觀國內市場,最值得騰訊進行合作的零售商其實屈指可數,大多不是體量太小無法作為標桿,或者已經是阿里的陣營,而沃爾瑪這家目前在華運營的最大的零售商,則是騰訊最好的選擇。另一方面,騰訊亟待一個行業標桿來對新零售進行宣傳。外界普遍認為騰訊的流量大,能夠隨心所欲為任何公司帶去巨大流量,事實上,對于微信支付和小程序這一塊的流量,線下的零售商,比如沃爾瑪反過來會給騰訊帶去巨大流量。
騰訊新零售目前主要就是和平臺型的公司合作,主要的思路是希望用極高邊際效應、極低邊際成本的2C思路對線下零售進行整合。這一點上來說,騰訊可能更需要沃爾瑪。
而騰訊對于沃爾瑪的價值包括三個方面:其一,微信支付是目前最廣泛的合作內容,除了給用戶帶來便捷以外,可以幫助沃爾瑪建立用戶賬號體系,之前的現金和銀行卡支付數據難以達到用戶這個維度,很難構成立體的支付等用戶畫像。
其二,微信小程序進一步解決了店內購物體驗的問題,但這部分其實從本質上來說依然處在小微程度的優化。
其三,微信營銷,這也是最核心的流量問題。通過微信分發優惠券等形式進行推廣只是第一步,對于沃爾瑪來說,經歷線上的阿里、蘇寧,線下的各類便利店對其市場的瓜分,渴望通過互聯網來獲得更大的流量。不過,騰訊對沃爾瑪的流量支持,和沃爾瑪線下通過微信入口給騰訊帶來流量反哺,兩者孰大孰小尚待討論。
博駿賢告訴記者,沃爾瑪和騰訊的合作還包括品牌升級、數據應用等方面。“在品牌升級方面,我們和騰訊的合作涉及,怎么樣觸及沒有進到沃爾瑪門店內的這些顧客。所以,我們在LBS和利用騰訊平臺傳播沃爾瑪信息方面也和騰訊有著深度的合作。在未來幾周,我們會推出人工智能(AI)的應用,以地理位置為基礎,去幫助我們判斷O2O的商品組合,如何創建一個最佳的O2O商品組合。”
在和京東的合作方面, 博駿賢透露,今年“618”京東到家的訂單量就比去年“618”成長四倍,現在門店的日訂單處理能力已經可以達到100萬單。
不同的連接方式
而最近阿里和星巴克高調的合作宣傳,則給新零售行業帶來趣味的對比?梢哉f騰訊和沃爾瑪的關系就類似阿里和星巴克的關系。
不過其中很大的一個區別在于,沃爾瑪本身是一個渠道屬性的平臺,本身基本不直接做產品。它是希望通過嫁接微信和京東到家來提升線上業務,更像是平臺之間的流量拉鋸戰。而星巴克是一家自己做咖啡的生產零售企業,它需要的是增加一個銷售渠道,在產品上并沒有想要互聯網化,不會去做增加SKU的事情。目前帶上互聯網標簽的茶飲類產品對咖啡產品沖擊很大,星巴克現在是急需阿里能夠進行導流。星巴克面對的是同類零售飲料業態競爭,沃爾瑪面對的是711等便利店的異類競爭,雖然都是和巨頭合作,但是訴求并不相同。
騰訊進軍零售行業,依賴的旗艦包括微信支付、微信小程序以及全網的流量分發。這一切旗艦需要有落腳的港口,才能真正走入遠海。目前為止,新零售雖然還處在發展的早期,但從各陣營搖旗吶喊的聲勢來看,早已經是一片紅海。微信支付及小程序這套生態從產品技術角度來說,確實已經將開發成本降到最低,部署簡單,線上的整套業務微信都已經鋪好了路,大小零售商發車就可以。
但事實上,零售商存在至少兩個方面的困難點,一位零售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第一,雖然支付及小程序開發成本低,但是業務定制化程度也很低。如果零售商自己組建互聯網團隊,產品運營成本則依然無法降低,如果是第三方開發和運營團隊,則對零售業務的理解難以到位,做出來的產品后期也有磨合成本。這也是騰訊2B市場一直無法和阿里抗衡的根本原因。”
“第二,即使零售商能夠低成本地在微信小程序上開展業務,依然無法解決最根本的問題,就是中小零售商最大的難點不是C端的銷售能力不行,而是自身2B端產業鏈整合的困難,如何對千萬家中小店鋪的進貨、選品、備貨、上架進行智能化處理才是提升整個行業效能的關鍵。畢竟目前711已經可以根據銷售數據細分到一個街區的區別備貨。”
相對于阿里提出的改造商戶,騰訊多次強調其定位在于連接器。包括在對待數據方面,騰訊副總裁、微信支付負責人耿志軍此前告訴記者:“微信生態里,包括微信支付生態里,我們全是做分布式的。就是你的用戶數據、你的用戶群體是你的,我們不做打通的。但是在其他的平臺上,因為它是一個整體,是一個集中流量入口,我們是分布式流量入口。如果是集中式流量入口,那依賴同一個地方。但是我們走了另外一條路,就是分布式的系統。”
- 2-3· 智慧港口春節繁忙“不打烊”
- 12-23· 流量·增量·質量·熱量:從“四量”看四川經濟走向
- 11-4· 港口零碳轉型試點探路各顯其“能”
- 10-21· 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高位運行
- 9-19· “流量”帶動“銷量” 網紅經濟“激活”相機市場
- 9-12· 浙江布局推進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
- 9-9· 騰訊云發布交通物流數字底座 助力推動智能化轉型和融合創新發展
- 8-9· “八八九三商貿”智慧港口:科技引領的綠色航運新篇章
- 7-12· 來“蠟”來啦!南京外代助力客戶完成內河首艘蠟油船接卸
- 6-27· 保定連接雄安新區便捷道路啟動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