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用“努力”這一標準來激勵孩子,但常常卻忽視了,效率才是制勝的關鍵。然而,真正決定成績及學習效率的,根本不是努力,而是專注力。5~7歲的孩子可以專注15分鐘7~10歲的孩子可以專注20分鐘10~12歲的孩子可以專注20-25分鐘12~14歲的孩子可以專注30分鐘.以上這組是德國的一個育兒研究數據,對比一下,你的孩子能專注多久呢?凝凝是一位8歲多的小女孩,在前列的民辦小學讀書,看起來學習非常賣力,每天都做作業到很晚,所有課外閑暇時間也都搭在里面,但成績始終在班級下游。專注力足夠的孩子通常都會上課很認真,成績自然比較好。什么專注力常見問題
平時多鼓勵,不干擾孩子,做好他喜歡做的事情,讓孩子專注于他做的小手工制作,或者觀察小動物,而忘記吃飯時,父母切記不要干擾孩子,而是耐心地等她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與他的興趣的同時,就是在無意中培養自己的注意力。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分段完成學習任務。如果孩子能夠專心完成,父母要給予表揚并讓它休息5-10分鐘,再以同樣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學習。當孩子能夠做的很好時,可以逐步延長一次性集中做題的時間,讓他感覺到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成就感,關注我們分享更多提升專注力的知識。什么專注力常見問題專注力好壞就是看時間長短嗎?更重要的被我們忽略了。
專注力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學習成績的優劣[恐懼][恐懼]中度專注力不集中的表現[恐懼]輕度專注力不集中的表現:1、上課集中注意力時間短,經常東張西望。做小動作,如玩鋼筆、抓耳撓腮等。2、不聽從老師的指令,不能遵守課堂紀律。一件小小的事在他反應強烈,情緒激動,并好長時間平靜不下來。3、上課時常想與同座位說話,不能專心做作業,影響別人。4、寫作業速度慢,別人一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他們要拖到3—4個小。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專注力集中的孩子只需要讀5分鐘就能記憶一篇古詩,而同樣的古詩,專注力不集中的孩子,竟然讀了100遍才能記住。可見,它與人的學習效率和工作效率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專家說,哪里有專注力,哪里就有思考和記憶…
輕度專注力不集中的表現:1、上課集中注意力時間短,經常東張西望。做小動作,如玩鋼筆、抓耳撓腮等。2、不聽從老師的指令,不能遵守課堂紀律。一件小小的事在他反應強烈,情緒激動,并好長時間平靜不下來。3、上課時常想與同座位說話,不能專心做作業,影響別人。4、寫作業速度慢,別人一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他們要拖到3—4個小。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專注力集中的孩子只需要讀5分鐘就能記憶一篇古詩,而同樣的古詩,專注力不集中的孩子,竟然讀了100遍才能記住。可見,它與人的學習效率和工作效率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專家說,哪里有專注力,哪里就有思考和記憶…專注力訓練,真有說的那么神奇嗎?
孩子是真的無法專注嗎?其實,大部分孩子從小就很專注。專注,就是他在一定的時間內干一件事的能力。比如,當他在全神貫注地玩游戲,或是津津有味地吃東西時,其實注意力一定是很集中的。但是,專注存在個體差異。比如,沉穩安靜的孩子,可能比活潑好動的孩子更容易專注。而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孩子表現出的專注力也不同。三四歲的孩子專注力大概能夠維持在8-10分鐘,而四五歲的孩子的專注力大概也只有10-20分鐘左右,他們的專注力極易受到興趣、環境的影響。因此,不能認為孩子愛走神或做事三心二意就是專注力不夠。家長要尊重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心理和認知發展的特點,同時,也要關注到他的個體差異。如果讓一個5歲的孩子一動不動地坐在位置上寫半個小時的字,就很不現實;要是讓一個不喜歡玩布娃娃的孩子去玩一堆布娃娃,他也不可能很專注。孩子的專注力該如何養成?什么專注力常見問題
專注力訓練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時間和計劃,提高時間管理能力和計劃能力。什么專注力常見問題
保護孩子每一個能夠專注的機會首先要知道,專注力是保護出來的。很多家長常常會在無意中破壞孩子的專注力。例如,當孩子一個人玩耍的時候,一旁的家長往往會忍不住給他建議或提示。這樣的干預,不利于孩子專注力的培養。家長要保障孩子能夠在不被打擾的狀態下,專心致志地去做一些事。如果發現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很難專心,那就需要進行專注力的訓練。首先,專注力和孩子的大腦發育有極大的相關性,足夠的睡眠和減少電子產品的干擾是非常重要的。年齡越小,看手機和電視的時間就要越少,當孩子睡眠充分、精力充沛時,才有了專注的生理基礎。第二,專注力會受到情緒狀態的影響。如果孩子心情不好,經常被批評,注意力就很難集中。有的孩子在幼兒園注意力不集中,很有可能是因為特別想家,情緒不高,就很難集中注意力。看到孩子的一個行為時,要更多地看到行為背后的情緒。如果能多給孩子一些安全感,讓他感到愉快、放松,他的注意力就會更加集中。什么專注力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