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塑:可采用通用注塑機,玻璃纖維增強PPS的熔融指數以50為宜。注塑的工藝條件為:料筒溫度,純PPS為280~330℃,40%GFPPS為300-350℃;噴嘴溫度,純PPS為305℃,40%GFPPS為330℃;模具溫度120-180℃;注塑壓力,50-130MPA。(2)擠出:采用排氣式擠出機,工藝為:加料段溫度小于200℃;料筒溫度300-340℃,連接體溫度320-340℃,口模溫度300-320℃。(3)模壓成型:適合大型制品,采用兩次壓縮,先冷卻,后熱壓。熱壓的預熱溫度純PPS為360℃左右15min,GFPPS為380℃左右20min;模壓壓力為10~30Mpa,冷卻到150℃脫模。(4)噴涂成型:采用懸浮噴涂法和懸浮噴涂與干粉熱噴混合法,都是將PPS噴涂到金屬表面,再經過塑化、淬火處理而得到涂層;PPS的涂層處理溫度在300℃以上,保溫30min。耐化學性能:目前尚未發現可在200℃以下溶解PPS的溶劑,對無機酸、堿和鹽類的抵抗性極強。廣東耐磨PPS薄膜
1、PPS是一種丙烯聚合塑料材料。2、pps是分子主鏈上含有苯硫基的熱塑性工程塑料,屬聚醚類塑料。它是于1968年在美國進行工業化生產,工業上主要生產方法有溶液聚合法和自縮聚法。3、pps的分子結構可看出,它是以苯環和硫原子交替排列構成的線性或略帶支鏈的高聚物,分子鏈規整體性強,由剛性苯環與柔性硫醚鏈連接起來的主鍵具有剛柔相濟的特點,因此pps可以結晶,熔點高。4、其緩山次,由于苯環與硫原子形成共軛。且硫原子尚未處于飽和,經氧化后可使硫醚鍵變成亞砜基,或使相鄰大分子形成氧橋支化或交聯,使得熱、氧穩定性十分突出;擾弊中第三,由于硫原子的極性被苯環共軛及高結晶度的束縛,使pps呈現非極性或弱極性的特點。5、因此pps的電絕緣性、介電性、及耐化學介質性也很突出;第四,由于pps與眾多聚合物和添加劑有良好的相容性,可以采用多種手段進行改性,以提高其力學性卜賣能和其它性能。山西加纖PPS粉末可代替金屬制作排氣筒循環閥及水泵葉輪,氣動信號調解器等。
設計澆口位置,一般來說澆口位置都宜設置在制品厚壁處,扁平制品要用平澆口、扇形澆口;PPS材料不適應潛伏式點澆口。頂出裝置應設計成大面金屬面積頂出;脫模斜度要大。⑤當制品帶有金屬嵌件時,嵌件需預先加熱(一般地要求加熱200℃左右),以防止金屬材料與塑料材料線膨漲系數不一致而產生內應力,過渡處需用圓弧過渡。⑥出模后制品要在24小時內進行后處理,消除內應力,熱處理的溫度為200℃左右,保溫時間2~3小時。其實質是使塑料分子中的鏈段、鏈節有一定的活動能力,凍結的彈性變形得到松弛,取向的分子回到無規狀態。
PPS材料的綜合性能較好, 但是存在脆性大、耐沖擊強度低、高溫易交聯等缺點,往往需要通過改性實現應用。改性PPS在汽車工業、機械、及化工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目前PPS的改性方法主要有共聚改性和共混改性,共混改性主要包括聚合物共混改性制備合金、無機納米粒子填充和增強纖維填充改性制備復合材料。聚合物的的共混改性又可分為物理共混和化學共混,其中物理共混中的機械共混(又稱熔融共混)因工藝簡單,易于操作得到廣泛應用[3]。PPS有吸水率極小,一般只有0.03%左右。
PPS的耐性好,耐達到Gy 1×108,是其它工程塑料無法比擬的新材料,在電子、電氣、機械、儀器、航空、航天、等特別是、中領域,是作為耐理想的材料。PPS本身的化學結構相當穩定,而且含有阻燃性的元--硫,因此,PPS具有優異的耐燃性。將試片點燃,調整氧氣與氮氣的流速觀察情形。而剛好讓試片持續的氧氣濃度便是極限氧氣數,其值越高,表示耐燃性越佳。純PPS的極限氧氣指可高達44,也就具有的耐燃性。含填充劑或玻璃纖維的PPS的極限氧氣更高,其耐燃性更佳。純PPS在厚度為0.8mm時便可通過UL-94 V0級。基本上,除了少數等級如超韌系列之外,各種等級PPS的UL94性都是屬于V-0級,在UL 94中已是的等級了。超韌系列PPS含有一些增韌劑,會一些耐燃性。純PPS及未添加導電物的PPS等級皆具有的電氣絕緣性質。添加碳纖維的PPS等級則有相當低的體積電阻系數。流動性介于ABS和PC之間,凝固快,收縮小,易分解,選用較高的注射壓力和注射速度。廊坊高韌性PPS板材
模溫取100-150度。主流道錐度應大,流道應短。廣東耐磨PPS薄膜
PPS的主要應用領域◆電子電氣:微型電子元件封裝、連接器、接線器、插座、線圈骨架、微調電容器,保險器基座。◆機械儀表:泵殼、泵輪、瓦、齒輪、滑輪、萬向頭、密封墊,法蘭盤、計數器、水準儀、流量計部件。◆汽車領域:溫度傳感器、汽化器、進化器、汽化泵、坐椅基座,水箱水室。◆家用電器:電風扇、微波爐支架,干衣機、咖啡煲、電飯煲、熱風筒、燙發器、空調壓縮機。◆領域:制作殲擊機、導彈垂直尾翼,導彈燃燒室,航空、航天、飛行器接插件、線圈骨架、儀表盤。廣東耐磨PPS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