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oIII(ExonucleaseIII)和Lambda核酸外切酶(λExonuclease)在DNA末端處理上的主要不同點如下:1.**作用方向**:-**ExoIII**:具有3'→5'外切脫氧核糖核酸酶活性,它從DNA鏈的3'-OH末端逐步切去單核苷酸。-**Lambda核酸外切酶**:是一種5'→3'核酸外切酶,能選擇性地沿5'→3'方向消化5'端磷酸化的雙鏈DNA。2.**底物特異性**:-**ExoIII**:適底物是平末端或5'末端突出的DNA,但也可以作用于雙鏈DNA切刻位點產生單鏈缺口。由于對單鏈DNA無活性,因此難以切割3'突出末端。-**Lambda核酸外切酶**:適底物是5'磷酸化的雙鏈DNA,對單鏈DNA和5'端未磷酸化修飾的DNA的酶切活性較低,不能從DNA的切刻或缺口處起始消化。3.**活性差異**:-**ExoIII**:對具有3'-突出末端(至少有4個堿基,且具有3'-末端C殘基)的DNA、單鏈DNA、硫代磷酸酯連接的核苷酸無活性。-**Lambda核酸外切酶**:對5'-OH端的切割速度比5'-P端慢約20倍;對單鏈DNA的酶切速度比雙鏈DNA慢約100倍。4.**應用場景**:-**ExoIII**:可以用于生產特定方向的單鏈DNA,將線性化DNA設計成為一端為不切割末端(3'突出端),另一端則設計為易切割末端(平端或5'突出端)。
提取的病毒核酸可以直接用于多種實驗,主要包括:1.**實時熒光定量PCR(qPCR)**:這是一種常用的技術,可以對病毒核酸進行定量檢測。它通過實時監測PCR過程中的熒光信號來確定病毒核酸的數量。例如,病毒核酸檢測就是基于此技術,通過設計特異性引物和探針,對病毒的靶基因進行定性檢測。2.**逆轉錄PCR(RT-PCR)**:這項技術用于檢測RNA病毒,通過將病毒RNA逆轉錄成cDNA,然后進行PCR擴增,以檢測病毒的存在。RT-PCR技術靈敏而且用途廣,可以用于檢測細胞、組織中RNA病毒的含量。3.**等溫擴增法**:包括環介導的等溫擴增(LAMP)和切口延伸等溫擴增(NEAR),這些方法在恒溫條件下進行,無需復雜的設備,適用于快速、現場的病毒核酸檢測。4.**數字PCR(dPCR)**:這是一種高度靈敏的技術,可以對病毒核酸進行定量。它通過將樣本分配到成千上萬的微小反應室中,每個反應室單獨進行PCR擴增,從而實現對病毒核酸的精確計數。5.**核酸雜交技術**:如熒光原位雜交(FISH),可以用于檢測特定病毒核酸序列在細胞或組織中的存在和定位。Recombinant Cynomolgus Tim-3/HAVCR2 Protein,His Tag泛素蛋白是一種在真核細胞中存在的小分子蛋白質,由76個氨基酸殘基組成,具有高度的保守性。
磁珠法PCR/DNA純化試劑盒與傳統純化方法相比具有以下優勢:1.**操作簡便快捷**:磁珠法純化過程通常可以在15分鐘內完成,包括結合、洗滌和洗脫步驟,無需復雜的離心或抽濾操作。2.**高純度和高回收率**:磁珠法純化得到的DNA純度高,通常回收率可以達到90%以上,適用于100bp以上的DNA片段的純化,對達到10kb片段DNA的純化也能保持較好的效果。3.**適用性廣**:磁珠法PCR/DNA純化試劑盒適用于多種樣本類型,包括PCR產物、酶切產物、連接產物等,也適用于低濃度樣品的濃縮。4.**安全性高**:操作過程中不涉及酚/氯仿等有毒試劑,更加環保和安全。5.**靈活性**:可以根據實際狀況靈活調節磁珠用量,適應不同體積和濃度的樣品處理。6.**自動化和高通量**:磁珠法純化試劑盒適合手工操作,也可用于自動化工作站或核酸自動提取儀,實現高通量操作。7.**溫和的條件**:磁珠法條件溫和,對DNA的損傷小,適合后續的多種分子生物學實驗,如酶切、連接、轉化細菌、測序、PCR、雜交等。8.DNA片段適應性**:適用于從150bp到50kb的DNA片段的純化,能夠滿足大多數分子生物學實驗的需求。
CUT&RUN和ChIC是兩種用于研究蛋白質-DNA相互作用的技術,它們有一些關鍵的區別:1.**技術原理**:-**ChIC(ChromatinImmunocleavage)**:ChIC技術利用抗體將感興趣的蛋白與ProteinA-MNase相結合來進行DNA切割。ChIC的優勢在于使用TF特異性抗體系住MNase,并只在結合位點裂解。-**CUT&RUN(CleavageUnderTargetsandReleaseUsingNuclease)**:CUT&RUN技術則是在核的輕微MNase處理后釋放單核小體和TF-DNA復合物,留下寡核小體。CUT&RUN通過在冰上進行簡短的消化反應,在TF結合的MNase擴散到周邊的基因組和裂解可接近的染色質之前在上清中恢復TF-DNA復合物。2.**操作步驟和簡便性**:-**ChIC**:ChIC可能需要甲醛固定操作,這可能重新引入了ChIP-seq的一些問題,如交聯導致的DNA和蛋白質的化學修飾。-**CUT&RUN**:CUT&RUN簡化了操作步驟,使用磁珠固定細胞核,適用于新鮮和冷凍組織樣本,縮短了生成DNA測序文庫的時間(1-2天)。3.**背景信號和信噪比**:-**ChIC**:ChIC產生的背景信號可能較高,因為它可能涉及到非特異性的DNA切割。
牛痘DNA拓撲異構酶I(VacciniaVirusDNATopoisomeraseI)與細菌DNA拓撲異構酶的主要區別如下:1.**來源不同**:-牛痘DNA拓撲異構酶I來源于牛痘病毒,是一種真核生物病毒中的酶。-細菌DNA拓撲異構酶則來源于原核生物,如大腸桿菌的ω蛋白等。2.**功能特性**:-牛痘DNA拓撲異構酶I能夠解旋DNA的超螺旋結構,并且識別并切割雙鏈DNA末端[5’C(T)CCTT],與DNA形成共價連接形成穩定復合物,遇到DNA的5’-OH基團后,重新連接形成完整DNA鏈。-細菌DNA拓撲異構酶,如大腸桿菌的ω蛋白,主要功能是催化DNA鏈斷開和結合的偶聯反應,以改變DNA的拓撲結構。3.**活性條件**:-牛痘DNA拓撲異構酶I即使在Mg2+不存在的條件下也顯示活性。-細菌DNA拓撲異構酶可能需要Mg2+等金屬離子作為輔因子來發揮活性。4.**作用的DNA鏈**:-牛痘DNA拓撲異構酶I能使正負兩方的超螺旋分子均形成松散型。-原核生物由來的DNA拓撲異構酶I只作用負鏈的超螺旋分子。5.**共價鍵形成**:-牛痘DNA拓撲異構酶I與DNA形成共價連接,此酯鍵中所貯存的能量可能在切斷端的再結合上起著作用。-細菌DNA拓撲異構酶在原核生物中是游離型的5′-OH末端扣3′-磷酸末端與酶形成共價鍵。
FnCas12a可以識別不同的PAM序列,例如5'-TTN-3',這增加了它可以靶向的基因組區域 。Recombinant Human Factor H/CFH Protein,His Tag
UBE2L3在調節NF-κB信號通路中的作用可能對免疫反應和炎癥過程至關重要。gp100 (619-627)
pA-MNase(蛋白A-微球菌核酸酶)在以下實驗中特別有用:1.**ChIC(ChromatinImmunocleavage)**:這是一種用于研究蛋白質-DNA相互作用的技術,pA-MNase在此技術中用于在免疫沉淀后切割染色質DNA,以分析特定蛋白質與DNA的結合位點。2.**CUT&RUN(CleavageUnderTargetsandReleaseUsingNuclease)**:這是一種蛋白質-基因組互作研究技術,pA-MNase在此技術中用于在目標蛋白質被抗體識別后,通過核酸酶活性切割附近的DNA,從而釋放與目標蛋白質相互作用的DNA片段。CUT&RUN技術相比傳統的ChIP-Seq具有實驗周期短、信噪比高、可重復性好以及細胞投入量低的優勢,尤其適用于早期胚胎發育、干細胞、**以及表觀遺傳學等研究領域。3.**染色質免疫沉淀實驗**:pA-MNase在染色質免疫沉淀實驗中用于染色質片段化,它在核小體間DNAlinker上進行切割保持了核小體的完整性,并且由于其溫和的酶解條件,消除了超聲功率的可變性和超聲過程中染色質乳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4.**去除核酸污染**:pA-MNase也可用于去除細胞裂解液中的核酸,以減少樣品的粘度,這對于后續的蛋白質分析實驗尤為重要。
Recombinant Human PKC iota Protein
Recombinant Mouse CD21 Protein
Recombinant Mouse G-CSF
Recombinant Human NKG2C/CD159c Protein
Recombinant Cynomolgus Siglec-3/CD33 Protein
Recombinant Human GM-CSF R alpha Protein
rTEV Protease重組煙草蝕紋病毒蛋白酶
Recombinant Cynomolgus TPBG/5T4 Protein
Recombinant Mouse GPVI Protein
Recombinant Human PGLYRP1 Pro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