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冰漿蓄冷的特點:冷水機制冷高效,制冷主機在-3度出水效率更高,比靜態蓄冷-6度出水效率高10%,蓄冷時COP由4.3提高到4.8。全程滿載,冷水機用于動態制冰時,制冰全時段保持-3度出水,無卸載無衰減。高穩定性,動態制冰全時段保持水流冰漿流穩定,無板換冰堵無冰漿冰堵現像。高靈活性,動態蓄能系統“換熱” “制冰” ”儲冰”時間及空間分離,對場要求極低。多功能,動態蓄能系統蓄冰槽內為保溫水箱無其它設備,天然自帶儲熱功能。低溫出水,融冰取水直接抽取冰水(外融冰)實現單融冰低溫出水大溫差供冷。快速匹配負荷,由于冰晶表面積無限大,融冰供冷功率遠遠大于冷水機直供,60秒即可匹配較大負荷。單融冰供冷,動態冰為外融冰系統且表面積無限大,供冷量完全匹配負荷無需啟動冷水機。動態冰蓄冷可以減少冷卻水的排放,降低水污染的風險。江西乳業動態冰蓄冷系統
冰蓄冷技術是利用夜間電網低谷時間,將冷媒(通常為乙二醇的水溶液)制成冰將冷量儲存起來,白天用電高峰期融冰,將冰的相變潛熱用于供冷的成套技術。這種蓄能措施能夠有效地利用峰谷電價差,在滿足終端供冷(熱)需要的前提下降低運行成本,同時對電網的供需平衡起一定的調節作用。公共建筑耗能遠高于民用建筑,由于工作時間的限制,電能消耗主要集中在白天,導致用電高峰期電力緊張,但是夜晚低谷期電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為了轉移電力需求,平衡電力供應,國家采用分時計價的政策來推動離峰電力的積極性。冰蓄冷空調利用夜間低谷電力制冰儲能以減少用電高峰期空調用電負荷和系統裝機容量。從建筑層面上,冰蓄冷技術不一定能降低電耗,但是可以利用峰谷電價差值節約用電成本。而從國家整體層面上,冰蓄冷系統能夠對供電系統進行“移峰填谷”,解決夜晚低谷期電力浪費問題。湖北專業動態冰蓄冷方案提供商動態冰蓄冷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率,達到節能減排的目標。
冰蓄冷空調系統設計基礎知識有哪些?1、冰蓄冷技術之所以在空調工程中受到重視和應用,是因為它是一種平衡電網用電負荷,緩解高峰用電緊張和降低運行費用有效方法之一。2、冰蓄冷空調一次性投資較高,應通過技術經濟比較確定,一般認為:當地高峰電價為低谷電價的3倍以上,利用低谷電運行費用較低部分來回收一次性投資高出的部分,一般能在5年內回收,就可以采用蓄冷空調。3、蓄冰裝置一般分靜態制冰和動態制冰兩類。靜態制冰的形式有內、外融冰冰盎管式,封裝式(冰球、冰板式)等;動態制冰的形式有冰片滑落式,冰晶(冰漿)式等。
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刮刀擾動式動態制冰技術中的刮刀所起的作用是及時清理換熱壁面附近的過冷水,而非像一些傳統制冰機那樣用于刮除已經生長在換熱壁面上的冰層。因此這種制冰方式也避免了因冰層熱阻引起的傳熱惡化,而且還因為刮刀葉片的強烈擾動而大幅強化了對流換熱效果。刮刀擾動式動態制冰技術中較主要的技術仍然是防堵塞技術。由于刮刀擾動十分強烈,過冷狀態下的水溶液非常容易在換熱壁面上結晶,一旦在壁面上結晶,刮刀葉片就面臨被堵塞甚至被打碎的可能。動態冰蓄冷可以減少對水資源的競爭,改善水資源的分配公平性。
系統存在的問題及潛在的風險,從技術原理上來看,冰晶式動態蓄冰相對于靜態蓄冰有一定的技術先進性,但之所以該系統未成為目前市場的主流蓄冰形式,主要是在系統的穩定性及可靠性上也存在潛在的風險,甚至有因為冰晶堵塞導致系統不能使用的失敗案例。以下對該系統存在的潛在問題分析如下:溫度傳感的延遲性可能造成結冰誤差,因為溫度傳感的延遲性,當傳感器檢測的溫度<實際溫度時,溶液不會結冰;當傳感器檢測的溫度>實際溫度時,溶液結冰過多,溶液發生蒸發器冰堵、管道、閥門、水泵葉輪磨損的問題,甚至堵塞。動態冰蓄冷的優勢之一是能夠提供穩定的冷量,滿足不同需求。湖南低碳動態冰蓄冷項目
動態冰蓄冷可以通過冷卻塔等設備實現冷卻水的循環利用。江西乳業動態冰蓄冷系統
動態冰蓄冷空調節能系統,冰蓄冷空調概念,冰蓄冷空調即是在夜間電網谷荷(用電低谷)時段開啟制冷主機,以制冰形式儲存冷量,在白天電網峰荷(用電高峰)時段融冰放冷以滿足建筑物空調(或生產工藝)的需要。動態冰蓄冷空調節能系統,工作原理:動態蓄冰系統由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節流閥、蓄冰槽、電磁閥、循環水泵、換熱器、制冷劑旁通裝置和控制系統所組成,蒸發器安裝在蓄冰槽的上方。循環水泵不斷地將蓄冰槽中的水抽出至蒸發器的上方噴灑而下,而冰冷的板狀蒸發器表面,結成一層薄冰,待冰達到一定厚度(一般在 3-6.5mm之間)時,控制壓縮機排出的制冷劑蒸汽經熱氣旁通裝置直接進入蒸發器,使蒸發板表面的冰片受熱脫落。“結冰”、“取冰”反復進行。江西乳業動態冰蓄冷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