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技術研究成果現。流態化動態冰蓄冷專業技術技術從上世紀 90 年代未開始在日本展開研究。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包括高砂熱學、Sunwell(日本)等公司成功出新型的動態冰蓄冷技術。其中高砂熱學較早掌握過冷水式動態冰蓄冷的商業化實用技術,而Sunwell(日本)則較早掌握了刮刀擾動式動態冰蓄冷的商業化實用技術。目前兩種技術都已在日本大量應用。然而,在我國不但沒有動態冰蓄冷空調的實例,就連基礎研究也非常少見。清華同方在過冷水動態制冰方面做了一定程度的基礎性研究。動態系統年運行時間可達6000小時,設備壽命較常規系統延長30%?;葜萃涝讏鰟討B冰蓄冷價格
技術先進性:從過冷水到冰漿,全部實現管道化循環泵輸送,系統構成簡單,設備(制冷主機、蓄冰槽等)布置靈活,機房空間緊湊。使得對既有水蓄冷系統進行冰蓄冷改造變為現實,解決在不增加占地空間的前提下大幅度增。加蓄冷的系統擴容需求。換熱環節不結冰,結冰環節不換熱,換熱與結冰分離的技術原理使得動態冰蓄冷可以采用高效率的板式換熱器進行制冰,換熱效率大幅度提升。因換熱效率的提升使得制冷主機的乙二醇出水溫度提升至-3℃,制冰工況下的系統能效比提升15%,即夜間蓄冰即可省電15%。湖北冰片滑落式動態冰蓄冷造價冰晶相變潛熱達334kJ/kg,冷量釋放穩定度±1℃。
針對冰、水蓄冷系統的蓄冷和放冷過程而開發的主要控制模塊,是實現蓄冷系統及關聯設備穩定、高效、可靠運行的主要基礎。通用性控制系統是高菱針對一般性中間空調系統(包含或不包含蓄冷系統均可)而開發的智能化高效節能控制技術,包括負荷跟蹤、負荷補償、負荷預測、末端管控、冷源側臺數控制等多項先進控制技術。通過應用高菱智能化自動控制系統,中間空調系統,尤其是多冷源的復雜系統,將可能實現明顯的節能效益,并大量減少運維人工的投入。
迄今為止,只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對此技術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從2003年起,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開始了對流態化動態冰蓄冷技術的全方面研究。成功突破熱交換器堵塞、超聲波促晶、以及動態解冰等關鍵技術,建立了流態化動態制冰示范系統,研制成功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動態冰蓄冷技術,使我國的第二代流態化動態蓄冷技術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打破了國際技術壁壘。如今,動態冰蓄冷已成為國際上冰蓄冷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而且在發達國家普及迅速。動態冰蓄冷利用低谷電價時段制冰儲能,高峰時段融冰供冷,降低40%空調能耗。
動態冰蓄冷技術是指用制冷劑直接與水進行熱交換,使水結成絮狀冰晶;同時,生成和溶化過程不需二次熱交換,由此較大程度上提高了空調的能效。冰漿的孔隙遠大于固態冰,且與回水直接進行熱交換,負荷響應性能很好。技術原理,冰蓄冷中間空調是指在夜間低谷電力時段開啟制冷主機,將建筑物所需的空調冷量部分或全部制備好,并以冰的形式儲存于蓄冰裝置中,在電力高峰時段將冰融化提供空調用冷。由于充分利用了夜間低谷電力,不只使中間空調的運行費用大幅度降低,而且對電網具有明顯的移峰填谷功能,提高了電網運行的經濟性。板式換熱器與蓄冰槽聯動控制,可實現5℃溫差供冷,滿足精密機房溫控±0.5℃要求。湖北冰片滑落式動態冰蓄冷造價
動態系統年減排CO? 1200噸,相當于種植6500棵樹。惠州屠宰場動態冰蓄冷價格
動態冰蓄冷的工作流程,動態冰蓄冷工作流程:制冰機制冷,冰在蓄冰槽中結成。循環水泵將槽中水抽出至蒸發器上方噴酒,冰層達到一定厚度時,制冰設備切換模式使冰脫落。反復制冰和收冰,實現蓄冷。動態冰蓄冷技術、技術名稱:動態冰蓄冷技術,適用范圍:建筑行業各種中間空調系統及工藝用冷系統三、與該節能技術相關生產環節的能耗現狀:我國大部分地區處于溫帶和亞熱帶,每年空調使用時間較長,在南方地區甚至可達8個月。夏季高溫時段空調用電負荷,特別是大型中間空調、區域供冷和地鐵空調等空調負荷集中,是造成城市電力負荷峰谷差的主要原因,而冰蓄冷空調是實現用戶側調峰的有效技術之一。A前我國已有的蓄冰空調工程設備70%以上來自國外,且99%都屬于靜態蓄冰技術,主要包括盤管制冰、冰球制冰等傳統靜態制冰方式,其體積大、運行成本高、制冰效率低,平均制冷量只有空調工況制冷量的50%。惠州屠宰場動態冰蓄冷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