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超對接預冷庫 —— 農產品上行的橋梁? 專為農村合作社與超市對接設計的預冷庫,具備 “預冷 + 分級 + 包裝” 一體化功能:預冷環節采用壓差式快速降溫,2 小時內處理 500 公斤果蔬;分級環節通過光電傳感器自動篩選大小規格;包裝環節提供定制化貼標與防震打包。庫內數據實時同步至農超對接平臺,超市可提前查看農產品品質數據,實現 “從田間到貨架” 的直采直供。該方案已在全國農產品推廣,幫助農戶減少 15% 的中間環節損耗,提升 30% 的議價能力。隧道庫:連續速凍,滿足量產需求。寧夏高溫冷庫系統
移動集裝箱冷庫 —— 應急場景的靈活存儲方案 可快速部署的集裝箱式冷庫,單個箱體容積 20-50 立方米,支持公路、鐵路運輸。內部配置制冷機組(制冷量 5-15kW),可在 - 20℃至 10℃范圍內調節,適應不同食材存儲需求。箱體采用 150mm 厚聚氨酯保溫層(導熱系數 0.023W/(m?K)),確保運輸過程中溫度波動<±1℃。適用于地震災區物資存儲、野外作業食品保鮮等場景,4 小時內即可完成搭建。在某次應急救災中,該冷庫在環境溫度 35℃時,仍能將藥品存儲溫度穩定在 2-8℃,保障了疫苗的有效性。其機動性與可靠性使其成為應急保障的重要裝備。河南冷庫保鮮庫:保鮮果蔬,延長存儲周期。
超高溫環境適應性冷庫 —— 沙漠地區的 "綠洲堡壘" 針對中東、非洲等高溫干旱地區研發的特種冷庫,采用雙層中空隔熱墻體(導熱系數≤0.02W/(m?K)),配合智能遮陽百葉系統,可抵御 50℃以上的極端高溫。庫內配備高效除濕模塊,在環境濕度 15% 時仍能穩定維持庫內 RH 85%-95%,避免椰棗、堅果等干貨脆化。特別設計的空氣源熱泵系統,通過蒸發冷卻技術將室外高溫空氣預處理至 30℃以下再進入制冷循環,能效比(COP)提升至 4.2,比傳統風冷系統節能 35%。庫頂安裝的太陽能光伏板與地下埋管地源熱泵形成 "光地協同" 供能模式,在離網狀態下仍可保障 72 小時連續運行。適用于沙漠綠洲農業區與石油營地,已在沙特某椰棗加工廠實現年節水 40%,果蔬損耗率從 28% 降至 6%。
壓差預冷庫 —— 果蔬采后的快速降溫通道 專為葉菜與茄果類設計的壓差預冷庫,通過風機與風道形成穩定氣流(風速 2-3m/s),加速田間熱排出。2 小時內可將 30℃的番茄降至 8℃,預冷效率比自然冷卻提升 6 倍,有效抑制微生物繁殖與水分流失。庫內濕度維持在 90%-95%,配合防冷凝設計(庫板結露溫度<-2℃),避免生菜、菠菜等葉菜萎蔫。多層貨架結構(層高可調)支持批量處理,每批次可容納 5 噸果蔬。在云南某藍莓基地應用時,預冷后藍莓的硬度從 12N 提升至 18N,霉菌發生率從 15% 降至 3%,配合冷鏈運輸,使終端損耗率從 28% 降至 6%。該方案適合農產品集散中心與種植基地使用,從源頭降低采后損耗,為后續冷鏈運輸奠定基礎。智能庫:自動管理,提升倉儲效率。
中藥材預冷庫 —— 道地藥材的初加工保險箱? 符合 GMP 標準的中藥材預冷庫,針對人參、三七、天麻等根莖類藥材,采用梯度降溫工藝(30℃→20℃→10℃,每階段 4 小時),避免驟冷導致的有效成分流失。庫內安裝臭氧消殺系統(濃度 0.3-0.5ppm),在預冷過程中同步殺滅霉菌與蟲卵,替代傳統硫磺熏蒸工藝,保障藥材安全性。特別設計的網格層架,支持藥材平鋪攤晾與空氣循環,配合稱重傳感器實時監測失重率,確保預冷后藥材含水量穩定在 12%-15%。適用于中藥材種植合作社、飲片加工廠,從源頭把控藥材品質,為中醫藥產業提供規范化初加工解決方案。移動庫:靈活運輸,應急臨時倉儲。南通冷藏冷庫工廠
肉類庫:冷藏冷凍,保持肉質穩定。寧夏高溫冷庫系統
相變材料儲能保鮮冷庫 —— 晝夜溫差的智能平衡者? 融合相變儲能技術的新型保鮮冷庫,在庫頂安裝高密度 PCM 相變模塊,利用夜間低谷電價時段儲存冷量,白天峰值時段釋放,實現 30% 以上的能耗節約。庫內智能溫控系統可根據存儲食材自動切換模式:針對葉菜類開啟高濕度保鮮模式(RH 95%),針對瓜果類開啟低濕度防霉模式(RH 85%)。導流結構使庫內風速均勻度達 95%,配合紅外熱成像測溫,確保每一層貨架的食材都處于存儲環境。該方案適用于中小型生鮮配送中心,在降低用電成本的同時,保障草莓、櫻桃等嬌貴水果的長期保鮮,投資回收期可控制在 2 年以內。寧夏高溫冷庫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