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柱子箍筋加密區范圍16G101-1P65在嵌固部位底層柱根加密區范圍是Hn/3,其他部位加密區范圍是2*max(Hn/3,hc,500)+hb。大家可能已經注意到了,這個箍筋加密區的范圍與之前分析P63KZ縱向鋼筋連接構造中的非連接區范圍是一樣的,也就是說柱縱筋在非連接區范圍要對箍筋進行加密。另外,在16G101-1關于箍筋加密區還有3個比較重要的知識點:①P65底層剛性地面上下分別設置500mm加密區;②P59受力鋼筋搭接區要設置箍筋需要加密(規格及間距詳設計);③P66柱凈高與柱截面長邊尺寸的比值Hn/Hc≤4時,全高加密我們了解了圖集對不同部位的箍筋要求后,根據下方有示意圖,假設框柱截面尺寸b*h,箍筋采用一級鋼,彎鉤135°。這個外側箍筋單根長度如何計算呢?首先,由上圖可以知道,外層鋼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是有一段距離的,而這段距離就是常常提到的保護層厚度(以下簡稱bhc)。我們知道了框柱截面尺寸b*h,相應的減掉bhc得到箍筋沿截面周長為2*(b-2*bhc+h-2*bhc)。其次,那箍筋兩個彎鉤長度怎么算呢?一起來看到16G101-1P62封閉箍筋及拉筋彎鉤構造。在這里給到5種箍筋彎鉤的構造形式,大家認真觀察就會發現,彎鉤長度都由彎弧段長度加平直段組成的。平直段是很好算的。分體式加厚刀片設計,與刀片座螺栓連接,厚度達到40mm,更換快捷、維護方便,降低了設備使用的維護成本。重慶箍筋全自動彎箍機修理
馬鐙使用12的鋼筋進行加工(5)綁扎負彎矩鋼筋,每個扣均要綁扎。綁扎時在負彎矩筋端部拉通長線進行就位綁扎,保證鋼筋端部平齊,在同一條直線上。樓板鋼筋保護層采用混凝土墊塊間距800mm呈梅花型布置。2、混凝土現澆頂板鋼筋的技術要求:(1)板的底部鋼筋,短跨鋼筋放下排,長跨鋼筋放上排,并盡可能沿板跨方向連跨通長配置。板面鋼筋在角部相交時,短跨鋼筋放在上排,長跨鋼筋放在下排。底部鋼筋需要截斷時斷點應設在支座處。(2)當板底與梁底平時,板的下部鋼筋伸入梁內,并置于梁下部一排縱向鋼筋之上。(3)板上孔洞除結施圖已標注的大洞外,尚應配合各專業圖預留,當孔洞尺寸不大于300時,鋼筋繞過洞口,參照圖集16G101-1第110頁;孔洞尺寸大于300小于1000時,應按參照16G101-1圖集第111頁,采取洞邊加強措施。(4)水、電管道井范圍內待設備安裝完畢后封板,梁(墻)中預留鋼筋。鋼筋直徑、間距詳各層結構平面圖。(5)樓面板負筋的架立筋采用一級鋼;分布筋采用一級鋼(板厚≤100mm)、一級鋼(板厚110~120mm)、一級鋼(板厚130~140mm)、一級鋼8@200(板厚150~160mm);屋面板無負筋范圍均應設置一級鋼(雙向)分布鋼筋與板負筋搭接或交錯連通。。山東全自動數控全自動彎箍機聯系方式SGW12D-1全自動數控鋼筋彎箍機,長箍筋邊1000mm!
而結構架立筋則須計算。架立筋起一定的受壓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梁的承載力。這是兩個互相交叉的概念。貫通筋是指貫穿于構件(如梁)整個長度的鋼筋,中間既不彎起也不中斷,當鋼筋過長時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變直徑。貫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鋼筋,也可以是架力鋼筋。架立筋是構造要求的非受力鋼筋,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壓區且直徑較小。當梁的支座處上部有負彎矩鋼筋時,架力筋可只布置在梁上的跨中部分,兩端與負彎矩鋼筋搭接或焊接。搭接時也要滿足搭接長度的要求并應綁扎。架力筋也有貫通的,如規范中規定在梁上部兩側的架力筋必須是貫通的,此時的架力筋在支座處也可承擔一部份負彎矩。如果在梁的上下都有通長的鋼筋,一般在梁上(受壓區)且直徑較小的是架力筋,在梁下的是都受力鋼筋。負筋:就是負彎矩鋼筋,彎矩的定義是下部受拉為正,而梁板位置的上層鋼筋在支座位置根據受力一般為上部受拉,也就是承受負彎矩,所以叫負彎矩鋼筋。(支座有負筋,是相對而言的,一般應該是指梁的支座部位用以抵消負彎矩的鋼筋,俗稱擔擔筋。一般結構構件受力彎矩分正彎矩和負彎矩,抵抗負彎矩所配備的鋼筋稱為負筋,一般指板、梁的上部鋼筋,有些上部配置的構造鋼筋習慣上也稱為負筋。
上層鐵在支座”。喜歡一個人梁板式基礎部位鋼筋接頭必須按50%錯開,要嚴格按照配料單的順序及位置準確排放基礎底板下鐵保護層為40(50)㎜,上鐵為30mm。板上、下鐵中間用馬凳鐵支起,間距800mm,馬凳高度=底板厚-上下保護層-上層雙向鋼筋直徑-下層單向鋼筋直徑。馬鐙使用14的鋼筋進行加工3、底板鋼筋的施工要求:鋼筋綁扎要滿扣綁扎且相鄰綁扣為“八”字扣,扣頭應向結構板內側彎入。在綁扎鋼筋前要用墨線彈出鋼筋擺放間距線,按線綁扎。上層鋼筋綁扎前要擺設好馬凳鐵,再綁上鐵。4、本工程基礎底板(防潮板)厚度為350mm。02、柱子鋼筋綁扎工藝流程:彈柱子線→剔鑿柱混凝土表面浮漿→修理柱子筋→套柱箍筋→安裝豎向受力筋→畫箍筋間距線→綁箍筋→安裝墊塊。1、按圖紙要求間距,計算好每根柱箍筋數量,在柱子鋼筋上用粉筆劃出箍筋間距。2、從上往下套箍筋,將其與主筋采用纏扣綁扎。箍筋與主筋垂直,箍筋轉角與主筋交接點均要綁扎,主筋與箍筋非轉角部分的相交點也應全綁扎。箍筋的接頭(即彎鉤疊合處)應沿柱子豎向交錯布置。3、柱筋保護層:使用塑料卡環,,按照豎向間距500mm卡在柱角位置,水平方向按照400mm設置,以保證主筋保護層厚度的正確。調直輪為鍛件合金工具鋼制造,耐磨損、耐沖擊。
上下層小直徑,理由:16G101-1第59頁搭接區內箍筋直徑不小于d/4(d為搭接鋼筋大直徑),間距不應大于100及5d(d為搭接鋼筋小直徑),圖紙有要求按圖紙(10)后面三個都是不需要修改的,不常見內容,其中層間變截面鋼筋自動判斷必須選擇是,否則軟件識別不出來,所有構件設置一樣。2)柱單獨的一些設置(1)柱縱筋伸入基礎錨固形式答:一般不需要修改,軟件默認全部伸入基底彎折,理由:16G101-3第66頁,注意的是遇到基礎中間層鋼筋網片的時候,就要特別留意,此時可以修改成只有角筋伸入基底彎折。筏板特別厚的時候,一般是只有筏板的時候才需要留意。(2)柱基礎插筋彎折長度答:一般不需要修改,一般注明規范的,不需要修改。(3)矩形柱基礎錨固區只計算外側箍筋(爭議點)答:這里施工方計算多一點可以選擇否,里面小箍筋也一起計算,選擇是符合平法的要求,平法上面是選擇只計算外側箍筋,理由是間距≤500,且不少于兩道矩形封閉箍筋(非復合箍),這里只的是非復合箍,如有內側箍筋則構成復合箍筋,在平法上是不計算的,所以只計算外側的箍筋。16G101-3第66頁,(4)抗震柱縱筋露出長度答:一般不需要修改,一般注明規范的,不需要修改。16G101-1第63頁。內存400多種圖形,一鍵選取加工圖形;重慶箍筋全自動彎箍機修理
原料預調直機構由9個調直輪組成;重慶箍筋全自動彎箍機修理
3)綁扎前要將頂板斷面的軟弱層剔鑿完成,鋼筋上的水泥漿用鋼絲刷刷凈才可進行綁扎施工。剪力墻水平鋼筋在兩端頭、轉角、十字節點、連梁等部位的錨固長度及洞口周邊的加固筋要符合規范要求(抱肩)。對人防(支座)部分的墻體鋼筋及洞口加筋必須按圖紙要求做好,保證人防抗沖擊波的能力。4)對于剪力墻與樓梯休息平臺、空調板、外飄窗板及坡道板面的預留鋼筋要按標高統一放置,與墻立筋及水平筋綁好,并與墻面保持平行,預留鋼筋錨固長度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由工長、質量員驗收合格后,方可先合靠近預留筋一側的模板。合模時隨時觀測預留筋位置是否移動,若出現位移應立即派人隔著墻筋在另一側修整好后,才可合另一側模板進行固定。5)剪力墻與框架柱連接處的剪力墻水平筋要按構造要求錨固到框架柱內。6)混凝土施工時要留有鋼筋工看守,對移位鋼筋及時調整,以保證鋼筋的位置準確、無偏移。6、部分墻體鋼筋節點構造做法見圖集說明。7、墊塊:墊塊使用要符合施工規范要求,其厚度要滿足規范中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正確使用墊塊,確保鋼筋保護層厚度。梁、板構件拆模后根據《施工試驗計劃》對梁、板構件的鋼筋保護層進行試驗。重慶箍筋全自動彎箍機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