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家莊市無極縣,就有一個即將落戶的共享噴涂“綠島”項目。這個縣擁有掛車企業20多家,年產各類掛車超過5萬輛,噴涂作業是加工生產過程中不可缺失的工藝。可是噴涂作業排放的可揮發性有機物,是城市霧霾和光化學煙霧的主要物質。以前大家各自為戰,“散亂污”現象普遍。共享“綠島”來了,問題就解決了,車企們需要噴涂作業,都可以到這里來享受先進的智能化噴塑流水線加工工藝,集中噴涂、處理有機廢氣。這個項目年產特種車輛3000輛,外加工噴涂6萬多輛,能把全縣掛車噴涂作業都包圓了。綠島模式追求城市建設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山東塑料綠島模式研究
綠島模式已成功在江蘇泰興經濟開發區“落地生花”,目前,綠島模式已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化應用成效,為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提供了有效途徑,預計相關技術及模式全方面推廣后,將可為環保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和化工園區等相關行業的綠色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面對新時代新要求賦予化工園區建設和石化產業發展的新使命,南大環保將通過持續創新投入,不斷探索、勇于實踐,推動化工園區及企業向綠色低碳與可持續發展轉型,為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山東塑料綠島模式研究綠島模式致力于城市規劃要以生態環境保護和改善為目標。
“綠島”模式是一種旨在通過共享生產工段或治理設施來降低中小微企業治污成本的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模式。該模式鼓勵工藝相似、產污類似、位置相近的小微企業以組團共建共用、牽頭企業代建租用、第三方自建公用等形式進行合作。“綠島”模式還涉及建設共享車間,如酸洗、熔化、涂裝等,以及合理布局表面處理等涉水工段企業集中服務點。此外,該模式還鼓勵建設供多個市場主體共享的污水集中預處理和危險廢物集中收集貯存項目,以此完善區內小微企業危廢的統一收集、暫存和運輸體系。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大氣所副所長、研究員寧淼在會議中指出:“對于VOCs綜合治理類項目,每年大氣專項資金都有大量的支持,其中‘綠島’項目是非常主要的重點支持方向。”她介紹,據統計,針對狹義“綠島”項目(不涵蓋農業、餐飲油煙等類型),當前,全國省份累計完成集中涂裝中心、有機溶劑集中回收處置中心、活性炭集中再生中心這3種類型的“綠島”項目共144個。具體到新建相關項目的支持額度,她表示,活性炭集中再生中心支持額度達30%;VOCs源頭治理支持生產線改造的20%;新建集中噴涂中心的末端治理設施是支持50%,生產設備支持20%,但需要說明替代企業的一個情況,意味著集中涂裝同時不能保留原來分散的噴涂,項目要實現相對較大的減排量。綠島模式注重培育綠色文化,提高了全社會的生態文明素養。
因而,作為解決廣大中小企業降低治污成本的方案,“綠島”應運而生。“綠島”其實是一個通俗形象的稱呼,在國家層面,它的名字叫做——污染集中控制治理。主要指由government或組織多元投資,配套建設共享共用的環保公共基礎設施,實施污染物統一收集,集中治理,穩定達標排放的集中點。“綠島”根據服務產業和功能,劃分為不同類型。工業“綠島”,例如區域性活性炭集中再生、溶劑集中回收處置、集中噴涂中心等。農業“綠島”,例如畜禽養殖糞污處理等。還有服務業“綠島”,例如餐飲油煙集中治理等。綠島模式注重建設生態友好型城市,提高人們生活質量。山東塑料綠島模式研究
綠島模式重視城市規劃和建設的生態氣候和環境可持續性。山東塑料綠島模式研究
“綠島”項目與“入島”主體,以合同約定排污情況及相關責任,雙方的排污許可證、合同均作為環境執法監管的依據。戴明忠介紹,除了厘清責任、破除障礙,省生態環境廳還從政策上為各地建“綠島”保駕護航。例如,將建成并符合條件的“綠島”項目,納入環保信任保護和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豁免名單;“綠島”項目運行削減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經核定后可申請用于本地區重大項目建設。“綠島”建設,是江蘇在全國的一項重大環保創新。山東塑料綠島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