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建安初年(196—204年),析余漢縣東境置上饒縣,以其“山郁珍奇、上等富饒”而得名,屬豫章郡。西晉元康元年(291年),上饒并入葛陽縣,屬鄱陽郡。南朝宋年間(420—479年),析葛陽復置上饒縣,屬鄱陽郡。隋開皇九年(589年),鄱陽郡改稱饒州,縣地再次并入葛陽。十二年(592年)葛陽縣易名弋陽縣,縣地隨弋陽隸鄱陽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析弋陽東境復置上饒縣。七年(624年),再次并入弋陽縣。乾元元年(758年),析饒州置信州,析弋陽復置上饒縣,為州治。宋開寶八年(975年),縣屬江南路信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縣屬江浙行中書省信州路,為路治。
明洪武三年(1370年),信州路改稱廣信府,上饒縣隸之,為府治。四年,廣信府改屬江西行中書省,縣隸之。清,沿用明制。民國元年(1912年)冬,廢府設道,上饒縣隸豫章道。15年,廢道,上饒縣直屬于省。21年,江西省分設為十三個行政區,24年為八個行政區,31年為九個行政區,上饒縣均屬第六行政區,治上饒。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1930—1934年),置上饒縣蘇維埃政府,隸屬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
1949年5月3日,上饒解放。同年5月14日成立上饒縣人民政府,屬贛東北行政區;同日,析縣治廣平鎮立上饒市。9月,贛東北行政區撤銷,屬上饒專區。1960年3月,撤銷上饒縣建置,并入上饒市。1964年3月,恢復上饒縣建置。1968年4月12日,成立上饒縣革命委員會,取代縣委、縣人民政府一切權力。1980年12月,撤銷縣革命委員會,恢復縣人民政府建制。
立縣時:東至沙溪與古太末(今玉山縣)為界;東南至永豐鎮與古建平縣(今廣豐縣)接壤;南至岑陽關與福建省崇安縣相連;西南的布政、清流、崇義(今鉛山縣之蚌螺、河口、英將)及西北的安輯、葛源(今屬橫峰縣)與古葛陽毗鄰;北至靈山、華壇山與古樂安縣連接。
五代南唐升元四年(940年),割清流、布政、崇義三地益鉛山。北宋熙寧七年(1074年),析永豐鎮置永豐縣。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劃乾元、永樂2鄉益鉛山。明洪武二年(1369年),劃回乾元、永樂2鄉。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割安輯鄉十五、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四……
民國28年割五區港邊鄉益橫豐縣。31年將紙坊鄉宋村、通都鋪列入橫峰縣文成鄉。31年1月11日,將新裴鄉石溪街等7個自然村劃入鉛山縣石溪鄉。1949年5月14日,析縣治廣平鎮置上饒市。1964年2月,割沽塘、車頭、周田、塔水等村益上饒市。1993年,靈溪、朝陽、秦峰、沙溪“三鄉一鎮”劃入上饒市(今信州區)。1998年8月5日,撤銷上饒地區五府山綜合墾殖場,組建五府山鎮和高洲鄉,并劃歸上饒縣管轄。至此,縣境總面積與1993年前的2490平方千米相比,減少250平方千米。
縣治解放前駐上饒古城。1949年5月遷往車頭,9月遷徒丁家洲,1950年2月遷入新建街,1951年9月遷至嶄嶺頭。1976年在櫧溪西岸大片荒山上建設新縣城,1979年10月遷至新縣城旭日路1號,1984年新縣城設鎮名旭日鎮。2002年11月28日遷入今址。2006年4月改為撤銷旭日鎮改設2個街道辦事處。
1982年12月,恢復沙溪鎮(贛政[1982]190號)。1984年5月24日,設立旭日鎮(贛府字[1984]117號)。1985年4月18日,設立華壇山、高泉、前程、姚坪鄉(贛府廳字[1985]230號)。
1991年6月5日,撤銷田墩鄉、上瀘鄉,設立田墩鎮、上瀘鎮(贛民字[1991]93號批復)。
1995年12月12日,撤銷楓嶺頭鄉、皂頭鄉、四十八鄉、華壇山鄉、茶亭鄉,設立楓嶺頭鎮、皂頭鎮、四十八鎮、華壇山鄉、茶亭鎮(贛民字[1995]252號批復)。
1997年1月14日,撤銷花廳鄉、煌固鄉,設立花廳鎮、煌固鎮(贛民字[1997]13號批復)。至此,全縣面積2246.1平方千米,人口65萬。轄10個鎮、19個鄉:旭日鎮、華壇山鎮、楓嶺頭鎮、皂頭鎮、茶亭鎮、田墩鎮、四十八鎮、上瀘鎮、煌固鎮、花廳鎮、鄭坊鄉、望仙鄉、石人鄉、茗洋鄉、汪村鄉、清水鄉、湖村鄉、姚坪鄉、石獅鄉、羅橋鄉、董團鄉、高泉鄉、大地鄉、尊橋鄉、黃市鄉、應家鄉、黃沙嶺鄉、前程鄉、鐵山鄉。縣政府駐旭日鎮。
1998年8月5日,五府山墾殖場改制設立五府山鎮和高洲鄉(贛民字[1998]129號批復)。至此,全縣轄11個鎮、20個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636086人,其中:旭日鎮34249人、華壇山鎮20819人、煌固鎮24801人、楓嶺頭鎮36539人、茶亭鎮34999人、皂頭鎮22256人、田墩鎮31978人、花廳鎮22080人、上瀘鎮23716人、四十八鎮19664人、五府山鎮12702人、望仙鄉15198人、鄭坊鄉22961人、石人鄉24977人、汪村鄉17482人、清水鄉29415人、姚坪鄉5054人、石獅鄉13873人、茗洋鄉9740人、湖村鄉27899人、羅橋鄉16755人、大地鄉14857人、董團鄉26740人、尊橋鄉26389人、高泉鄉8732人、黃市鄉19478人、前程鄉5325人、應家鄉26773人、黃沙嶺鄉21071人、鐵山鄉11802人、高洲鄉7762人。
2001年10月22日,撤銷鄭坊鄉,設立鄭坊鎮(贛民字[2001]481號批復)。2001年12月3日,撤銷羅橋鄉,劃歸旭日鎮;撤銷姚坪鄉,劃歸石獅鄉;撤銷高泉鄉,劃歸皂頭鎮;撤銷前程鄉,劃歸花廳鎮(贛民字[2001]570號批復)。
2002年底,上饒縣面積2240平方千米,人口68.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7萬人。轄12個鎮、15個鄉,14個居委會、263個行政村?h政府駐旭日鎮。
2003年10月21日,撤銷茗洋鄉,成建制劃歸湖村鄉管轄;撤銷汪村鄉,成建制劃歸煌固鎮管轄;撤銷高洲鄉,成建制劃歸五府山鎮管轄(贛民字[2003]273號批復)。2003年底,全縣總人口69.5萬人,轄12個鎮、12個鄉:旭日鎮、田墩鎮、上瀘鎮、華壇山鎮、茶亭鎮、皂頭鎮、四十八鎮、楓嶺頭鎮、煌固鎮、花廳鎮、五府山鎮、鄭坊鎮、望仙鄉、石人鄉、清水鄉、石獅鄉、湖村鄉、大地鄉、董團鄉、尊橋鄉、黃市鄉、應家鄉、黃沙嶺鄉、鐵山鄉。
2006年1月20日,撤銷旭日鎮,設立旭日街道辦事處和羅橋街道辦事處;撤銷大地鄉,成建制劃歸董團鄉管轄;撤銷黃市鄉,成建制劃歸田墩鎮管轄(贛民字[2006]5號批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