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蔭平鎮位于梁平縣西南部,距縣城29千米。東與屏錦鎮、和林鎮交界,南與云龍鎮接壤,西依墊江縣普順鎮,北鄰回龍鎮。面積54平方千米,人口25401人(2007年)。轄新拱、蔭平、三壩、七斗、樂英、雙寨、光華、太平、大坪、群樂10個行政村,82個村民小組。有蔭平場和太平場,蔭平場鎮面積近1.5平方千米。全鎮屬平壩淺丘地區,海拔420—700米。七澗河、龍溪河貫穿全鎮。渝宜高速公路穿鎮,距云龍出口7千米,與318國道相隔9千米。境內有七里灘水電站,有七斗寨、北洋寺等景點。
【沿革】清嘉慶年間,以麻柳樹多而得名麻柳場。民國初置柳蔭鄉。1919年,柳蔭鄉與太平鄉合并而更名為蔭平鄉。1935年屬第二指導區屏山鄉,1950年屬第四區云龍區,1953年屬第四區云龍鄉。……1959年蔭平、太平2公社屬屏錦區,1962年屬云龍區。1966年,兩公社分別更名為火炬、朝陽公社。1983年復置蔭平鄉、太平鄉。1985年屬于云龍區。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時,由原蔭平、太平兩鄉合并設立蔭平鎮,轄21個行政村,168個村民小組。1997年,面積55.2平方千米,人口2.4萬人,轄蔭平、群合、三壩、雙朝、雷廟、雙寨、六合、月壩、重陽、樂英、七斗、九嶺、施茶、太平、大坪、群樂、長樂、水巖、明光、光華、金墉21個行政村。
2002年11月,將原來的21個村168個小組合并為10個村82個小組,具體為:原蔭平、群合、六合3村合并為蔭平村,轄13個村民小組;原重陽村、月壩村2村合并為新拱橋村,以月壩新拱橋而冠名,轄7個村民小組;原雙寨、雷廟2村合并為雙寨村,轄8個村民小組;原三壩、雙朝2村合并為三壩村,轄9個村民小組;原七斗、九嶺2村合并為七斗村,轄8個村民小組;原樂英、施茶2村合并為樂英村,轄8個村民小組;原太平、金墉2村合并為太平村,轄9個村民小組;原群樂、長樂2村合并為群樂村,轄7個村民小組;原大坪、大巖2村合并為大坪村,轄6個村民小組;原光華、明光2村合并為光華村(因四川工農紅軍第三路游擊隊總指揮李光華烈士故鄉而得名),轄7個村民小組。
2007年:蔭平村4263人,新拱橋村2060人,雙寨村2483人,三壩村2652人,七斗村1665人,樂英村2803人,太平村2698人,大坪村1451人,群樂村2000人,光華村2399人,街道927人。
【2010年代碼及城鄉分類】500228112
~200 220新拱村
~201 121蔭平村
~202 122三壩村
~203 220七斗村
~204 220樂英村
~205 220雙寨村
~206 220光華村
~207 220太平村
~208 220大坪村
~209 220群樂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