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泉鎮位于巴南區東部,距區政府32.7千米。面積122.70平方千米,人口3.88萬人(2002年)。轄東泉、五布、天賜、魚池壩4個社區,黃金林、新樓、錫灘、東泉、雙星、梨樹、碾沱、小橋、玉灘、河岸、獅子、朝陽、紅峰、魚池1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東泉場。重慶至南川等公路過境。名勝古跡有東溫泉風景區和嘉慶年代的古建筑白沙寺。
[代碼]500113114:~001東泉社區 ~002五布社區 ~003天賜社區 ~004魚池壩社區 ~218黃金林村 ~220新樓村 ~226錫灘村 ~227東泉村 ~228雙星村 ~229梨樹村 ~230碾沱村 ~231小橋村 ~232玉灘村 ~233河岸村 ~234獅子村 ~235朝陽村 ~236紅峰村 ~237魚池村
[沿革]1952年由五布、雙勝兩鄉各劃出部分村建東泉鄉,1957年撤銷東泉鄉,分別并入五布鄉、雙勝鄉,1961年析西鄉建東泉公社,1982年改東泉鄉,1993年雙勝鄉并入建東泉鎮。1997年,面積43.8平方千米,人口1.4萬,轄錫灘、郭家、東泉、岷溪、雙星橋、桃園、廳房、梨樹、碾沱9個行政村和東泉、雙勝2個居委會。
2001年區劃調整后,東泉鎮管轄原東泉鎮、五布鎮、天賜鎮、清和鄉(除洞子壩村、大園村外)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22.7平方千米,總人口3884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483人,轄26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政府駐地東泉場。
2002年末,轄東泉、五布、天賜、魚池坎4個社區,錫灘、東泉、岷溪、雙星、桃園、廳房、梨樹、碾沱、小橋、玉灘、瓦窯、慈竹、冠山、小石、河岸、獅子、橋頭、黃金林、金華、新樓、朝陽、紅峰、積谷、魚池、倉榜、郭家26個行政村。
附:五布鎮位于巴南區東部,五布河畔,距區政府32.3千米。 1930年設五布鄉,1952年劃出部分村歸東泉鄉,1957年撤銷東泉鄉將劃出部分并入,1958年復五布公社,1961年將原東泉鄉轄區劃出,1982年復五布鄉,1993年建鎮。1997年,面積33.9平方千米,人口1.2萬,轄小橋、玉灘、瓦窯、慈竹、小石、冠山、河岸、獅子、橋頭9個行政村和五布街道1個居委會。
附:天賜鎮位于巴南區東部,距區政府38.7千米。重慶至南川、豐盛至天賜公路在此交會。 1930年設天賜鄉,1956年蘆溝鄉部分村并入,1958年改公社,1960年蘆溝鄉并入部分村劃出,1982年復置鄉,1993年蘆溝鄉部分村并入建天賜鎮。1997年,面積31.3平方千米,人口1萬,轄黃金林、金華、鳳凰嘴、新樓、壇華、花地堡、壽壩、朝陽、苦葛、紅鋒10個行政村。
附:清和鄉位于巴南區東部,距區政府34.5千米。 1930年設清和鄉,1952年劃出部分村歸蘆溝白鶴口鄉,1958年改公社,1982年改鄉,1993年蘆溝鄉2個村并入。1997年,面積26平方千米,人口0.7萬,轄古井、積谷、洞子壩、永和、大園、魚池、倉旁、廟灣8個行政村。2001年撤銷,洞子壩村、大園村并入石龍鎮,其余并入東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