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龍鎮(zhèn)位于巴南區(qū)南部。面積188.15平方千米,人口6.3萬人(2002年)。轄接龍新正街、龍?zhí)丁⑿∮^3個社區(qū),碑埡、石磅、鐵礦、桂興、柴壩、橋邊、塘邊、河嘴、新灣、自力、關(guān)塘、中山、馬路、新槐、青山、春龍、荷花17個行政村。鎮(zhèn)政府駐接龍場,距區(qū)政府25千米。重慶至南川公路過境。
[代碼]500113117:~001新正街社區(qū) ~002龍?zhí)渡鐓^(qū) ~003小觀社區(qū) ~200碑埡村 ~201石磅村 ~202鐵礦村 ~203桂興村 ~204柴壩村 ~205橋邊村 ~206塘邊村 ~207河嘴村 ~208新灣村 ~209自力村 ~210關(guān)塘村 ~211中山村 ~212馬路村 ~213新槐村 ~214青山村 ~215春龍村 ~216荷花村
[沿革]1930年設接龍鄉(xiāng),1952年劃出部分村建南沱鄉(xiāng),1955年南沱鄉(xiāng)并入,1957年原南沱鄉(xiāng)劃出,1958年改公社,1982年復置鄉(xiāng),1993年南沱鄉(xiāng)并入建接龍鎮(zhèn)。1997年,面積64.1平方千米,人口2.4萬,轄鐵礦、鐵石 、桂興、水鴨、柏楊、柴壩、橋邊、石壩、黃桷、塘邊、河嘴、新 、太平13個行政村和接龍街道1個居委會。
2001年區(qū)劃調(diào)整后,接龍鎮(zhèn)管轄原接龍鎮(zhèn)、小觀鎮(zhèn)、和平橋鄉(xiāng)、雙新鄉(xiāng)、涼水鄉(xiāng)(除雙寨村外)所屬行政區(qū)域,面積151.53平方千米,總?cè)丝?9281人,其中非農(nóng)業(yè)人口2699人,轄29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政府駐地接龍場。
2002年末,轄接龍正街、龍?zhí)督帧⑿∮^3個社區(qū),鐵礦、桂興、鐵石、柏楊、柴壩、橋邊、石壩、塘邊、黃桷、河嘴、新灣、太平、水鴨、四合、馬路、幺灘、關(guān)塘、自力、大屋、大山、中山、街村、荷花、雙桂、春龍、濫壩、打鐵、石廟、碑埡、石榜、槐樹、九泉、后灣、新槐、冬筍、青山、廟林37個行政村。
附:小觀鎮(zhèn)位于巴南區(qū)東南部,距區(qū)政府30.5千米。重慶至南川公路過境。古跡有清代建筑三仙橋和觀音橋。 1930年設小觀音鄉(xiāng),1952年改小觀鄉(xiāng),1958年改公社,1982年復置鄉(xiāng),1993年建鎮(zhèn)。1997年,面積38.7平方千米,人口1.5萬,轄關(guān)塘、馬路、幺灘、自力、大屋、中山、大山、四合8個行政村。
附:和平橋鄉(xiāng)位于巴南區(qū)南部,距區(qū)政府20千米。 1930年設太平鄉(xiāng),1958年改太平公社,1981年更名和平橋公社,1982年置和平橋鄉(xiāng)。1997年,面積20.4平方千米,人口0.9萬,轄打鐵溝、石廟、碑埡、白果樹、九泉、槐樹、石 7個行政村。
附:雙新鄉(xiāng)位于巴南區(qū)南部,距區(qū)政府34千米。 1930年設雙新鄉(xiāng),1951年與涼水鄉(xiāng)合并為雙涼鄉(xiāng),1952年兩鄉(xiāng)分設復置雙新鄉(xiāng),1958年改公社,1982年復置鄉(xiāng)。1997年,面積33.6平方千米,人口0.8萬,轄新槐、冬筍、青山、麒麟、河口、后 、廟林7個行政村。
附:涼水鄉(xiāng)位于巴南區(qū)東南部,距區(qū)政府35.5千米。 1930年設涼水鄉(xiāng),1951年與雙新鄉(xiāng)合并為雙涼鄉(xiāng),1952年雙新鄉(xiāng)析出,1958年改公社,1982年復置鄉(xiāng)。1997年,面積29.9平方千米,人口0.9萬,轄街村、荷花、雙寨、雙桂、春龍、濫壩6個行政村。2001年撤銷,雙寨村并入石灘鎮(zhèn),其余并入接龍鎮(zh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