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定哈尼族布朗族鄉位于勐海縣西部山區,東接勐遮鎮,南鄰打洛鎮,北與勐滿鎮毗鄰,西與緬甸隔江相望。面積615.49平方千米。人口5128戶、23697人(2007年末),其中非農業人口340戶、752人。有哈尼族、布朗族、拉祜族、漢族、佤族、傣族等民族,其中哈尼族13032人,布朗族6986人。轄西定、暖和、南弄、帕黿、舊過、曼馬、曼佤、曼來、章朗、曼皮、曼邁兌11個行政村,89個村民小組,92個自然村。鄉政府駐西定村舊筍大寨,距縣城48千米。
國境線長54.5千米。最高處小黑山海拔2249米,最低點在西南部的南孟河與南覽河交匯處,海拔668米。主要河流有南安河、南弄河、南佬河、南孫河、南決河等,屬瀾滄江水系。是“普洱茶”的產地之一。西山隘口巨石上有一巨大的仙人腳跡。小黑山上有野生大茶樹數株,其中一株原樹高34米(因鳳折斷現高13米),樹干直徑1.21米,樹齡1700多年,屬國家級保護植物。
[沿革]傣語“西定”意為拉二胡,傳說村民迎佛祖時拉二胡助興,因而得名;“巴達”意為仙達腳跡。歷史上屬勐遮。1947年置舊筍鄉。1950年為別舊區、曼兌區,屬南嶠縣。1953年置版納西定、版納曼墩,屬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區(州)。1958年屬勐遮縣巴達區。1969年屬勐海縣,設向東公社、前衛公社,1973年改西定公社、巴達公社,1984年改西定區、巴達區,1987年改西定哈尼族鄉、巴達布朗族哈尼族鄉。1997年,西定哈尼族鄉面積299平方千米,人口1.4萬,轄團結、帕羈、舊過、南弄、東和、東暖、曼馬、西定8個行政村;巴達布朗族哈尼族鄉面積316平方千米,人口0.9萬,轄曼來、章朗、曼佤、曼皮、曼邁兌5個行政村。2004年,撤銷原西定哈尼族鄉和巴達哈尼族布朗族鄉,合并設立西定哈尼族布朗族鄉。
[郵編]666207 [2006年代碼]532822205:~201西定村 ~202暖和村 ~203南弄村 ~204帕龍村 ~205舊過村 ~206曼馬村 ~207曼佤村 ~208曼來村 ~209章朗村 ~210曼皮村 ~211曼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