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洛鎮位于勐海縣西南部,打洛壩子中部。東南為布朗山鄉,西北與西定鄉毗鄰,東北為勐遮鎮;西南和西與緬甸接壤,國境線長36.5千米。面積400.16平方千米,人口4386戶、19043人(2008年末),其中農業人口3884戶、17889人。以傣族、布朗族和哈尼族為主,其中:漢族644人,傣族8676人、哈尼族4868人、布朗族4688人、其他民族的167人。轄勐板、曼轟、曼夕、曼山、打洛5個行政村,57個村民小組,57個自然村,其中壩區村寨17個、半山區村寨3個、山區村寨37個。鎮政府駐打洛,距縣城86千米,距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勐拉縣城、景棟、泰國米賽、清邁分別有3千米、80千米、246千米、500千米。
是中國南疆歷代通往東南亞的陸上口岸。現為國家級一類口岸。境內最高點在北部的邦南后山,海拔2175米,最低點在東南部的撫鹽河與南覽河交匯處,海拔598米。主要河流有南撇河、回南善河、南他拉河、南板河、南莊龍河、南覽河等。為昆洛公路終點,有公路通往緬甸。以邊貿旅游業為主,景點有中緬219界碑和威嚴壯觀的金龍抱柱藝術國門。
[沿革]打洛古稱景洛。古為“土司”地。明為一版納地,稱“康洛滿”。1913年屬第三區行政分局(勐海),1927年屬佛海縣。1950年置板洛區,1953年屬版納勐混。1963年置打洛鎮,1969年為五七公社,1973年改為打洛公社,1984年改區,1987年置鎮。1997年,面積400平方千米,人口1.58萬,鎮府駐打洛街,轄景洛、曼打火、勐板、曼轟、曼夕、邦洛、曼山7個行政村。
[郵編]666212 [2006年代碼]532822102:~201勐板村 ~202曼轟村 ~203曼夕村 ~204曼山村 ~205打洛村 ~301打洛國營黎明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