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Báifēng]北侖區轄鎮。位于區境東部。東連峙頭洋,西接柴橋街道,南與梅山鄉隔港相望,北瀕穿山港與大榭開發區為鄰。面積110.4平方千米,人口4.53萬人(2010年)。轄3個社區、38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白峰村龍口路43號,距區政府16千米。地處穿山半島蜂腰地帶,南北面海,東西多丘陵。最高處雙石人山海拔492米。竺家坑水庫蓄水量135萬立方米。海岸線長22.67千米,海塘全長19.8千米。1992年被農業部確認為漁業港區。329國道過境。有汽渡通舟山六橫島等地。
【沿革】鎮以駐地白峰村得名。白峰原名白楓,因山上楓樹的皮灰白,故名。北宋熙寧九年(1076)前屬鄞縣海晏鄉,熙寧十年(1077)屬定海縣(后縣名改稱鎮海)海晏鄉,建炎四年(1130)距白峰兩里處山坡上建有白峰巡檢司。明代時為海濱荒灘,明后期始有鄉民來此開荒曬鹽而定居。清宣統三年(1911)分屬鎮海縣海晏、郭巨兩鄉。1937年分設上馬、瘌陽、小門、五境、白峰,三境、峙頭、郭巨8鄉,1940年改為上陽、瘌陽、六和、白峰4鄉,以及郭巨鎮和三境、峙頭2鄉。1946年合并為上陽、白峰2鄉,以及峙頭鄉、郭巨鎮。1950年3月分設上陽、下陽、山江、白峰4鄉,及盛厚、霞峙、峙頭3鄉和郭巨鎮,1956年并為上陽、白峰2鄉,及峙頭、郭巨2鄉。
1958年10月稱郭巨公社小門、白峰、上陽、下陽,郭巨東門、郭巨西門、華峙、峙南、峙北管理區,1961年11月改為上陽、白峰、郭巨、峙頭4個公社。1983年10月改為上陽鄉、白峰鄉、郭巨鄉(1985年3月改鎮)、峙頭鄉。1992年5月,上陽鄉與白峰鄉合并稱白峰鎮,峙頭鄉與郭巨鎮合并稱郭巨鎮。1997年,白峰鎮面積53.7平方千米,人口2.1萬人,轄白峰、神馬、百丈、小門、屺峙、下林、司前、沿亭、外峙、輪仰、蔣岙、官莊、山防、門浦、勤豐、山坑、石山、東園、蕉山、馬盤、太平岙、下灣、鐘家灣、黎明、道頭、上王等27個行政村;郭巨鎮面積56.8平方千米,人口2.4萬人,轄東門、南門、西門、北門、謝家岙、厚墩、華峙、雙岙、尖嶺岙、大嶺下、福民、路亭、大涂塘、竹灣、花船、上宅、中宅、沙灣、光明、長浦、雙屯、盛岙、聯合、洋漲、長坑、長坑25個行政村。
2003年8月,兩鎮合并稱白峰鎮。2006年,面積110.4平方千米,人口4.34萬人,轄峰城、東港、怡峰3個社區,下陽、陽東、勤山、上陽、司沿、新峰、港口、白峰、太平岙、官莊、門浦、小門、神馬、盛岙、聯合、謝家岙、洋漲、竹灣、花船、上宅、沙灣、光明、長浦、雙岙、長坑、大涂塘、西門、東門、北門、南門、尖嶺岙、路亭、厚墩、華峙、福民、大嶺下、中宅、雙屯38個行政村。
【郵編】315813【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30206105:~003 123東港社區 ~004 121峰城社區 ~005 121怡峰社區 ~204 220官莊村 ~205 220門浦村 ~207 220小門村 ~213 220神馬村 ~226 220太平村 ~227 220福民村 ~228 122大涂塘村 ~229 122西門村 ~230 122東門村 ~231 122北門村 ~232 122南門村 ~233 220尖嶺岙村 ~234 220路亭村 ~235 220雙岙村 ~236 220厚墩村 ~237 220謝家岙村 ~238 220華峙村 ~239 220大嶺下村 ~240 220中宅村 ~241 220盛岙村 ~242 220聯合村 ~243 220洋漲村 ~244 220竹灣村 ~245 220花船村 ~246 220上宅村 ~247 220沙灣村 ~248 220光明村 ~249 220長浦村 ~250 220雙屯村 ~251 220長坑村 ~252 220下陽村 ~253 220陽東村 ~254 220勤山村 ~255 220上陽村 ~256 220司沿村 ~257 220新峰村 ~258 220港口村 ~259 122白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