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Xīnqì]北侖區轄街道。為北侖區政府、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和寧波保稅區管委會所在地。東接霞浦街道,南連大碶街道,西與小港街道和戚家山街道毗鄰,北瀕金塘江,與舟山隔海相望。位于區境北部。面積47.7平方千米,人口8.25萬人(2010年)。轄13個社區、22個行政村。辦事處駐新建路2號,距寧波28千米。地形西北環山,東北瀕海,中間和南部屬大碶—柴橋平原,西部有少量丘陵。擁有深水岸線13千米,最高四顧山峰海拔266米。北侖港至寧波專用鐵路始于鎮境東側,同三高速公路北侖段始于轄區西南,省道駱霞公路貫穿東西,新大公路南至大碶與329國道相接,通途公路橫穿轄區南部經小港介導下邵直達寧波。
【沿革】街道以駐地得名。新碶因海邊的永豐碶得名,該碶于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建于永豐塘中段,因東已建有太和碶,西已建有備碶,而永豐碶相對晚建,故又稱新碶。現轄區在清末民國初以巖河為界分屬靈巖、泰邱兩鄉。1936年分屬崇巖區(備新鄉、高塘鄉)和柴橋區(東碶鄉)。1945年屬長山區,稱泰西鎮、東碶鎮、備新鄉和高塘鄉。1946年8月合并為三碶鎮和高塘鄉。1949年10月,屬柴橋區三碶鄉和長山區高塘鄉。1950年6月屬大碶區的三碶鎮、泰西鄉、泰和鄉、高塘鄉、鳳樹鄉、永豐鄉以及柴橋區小山鄉。1956年調整為新碶鄉、三碶鎮(10月并入新碶鄉)和永豐鄉。
1958年屬大碶公社新碶、泰和、泰西、小山、高塘、鳳樹、永豐等管理區。1961年改為新碶、高塘2個公社,1983年4月改為新碶鄉,1984年1月改為新碶鎮、高塘鄉。1985年秋新設濱海區(1987年7月改稱北侖區)后,新碶為區政府所在地。1992年5月高塘鄉并入新碶鎮。1995年5月28日,寧波開發區新碶辦事處成立,與北侖區新碶鎮政府合署辦公。1996年,面積46.2平方千米,人口4.7萬人,轄大路、橫浦、備碶、向家、星陽、高潮、貝碶、隆順、小山、下史、千丈、算山、永久、許胡、高塘、五星、永豐、沿海、鎮安、嶺南、大同、妙林、大樹、鳳洋24個行政村。
2003年7月改稱新碶街道。?年,面積43.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7萬,其中非農人口5.1萬人,轄外洋、杜鵑、北侖新村、北極星、紅梅、芝蘭、新碶、牡丹8個社區和大路、星陽、高潮、橫浦、貝碶、隆順、小山、下史、千丈、向家、備碶、沿海、鳳洋、永豐、算山、許胡、永久、嶺南、妙林、高塘、大同、鎮安、大樹、五星24個行政村。辦事處駐鎮府路78號。2006年,面積47.7平方千米,人口7.68萬人,轄紫金、芝蘭、海棠、杜鵑、牡丹、紅梅、芙蓉、玉蘭、百合、迎春10個社區(銀杏社區未計入)和算山、永豐、沿海、許胡、永久、嶺南、妙林、大同、高塘、鳳洋、大樹、千丈、貝碶、橫浦、高潮、星陽、隆順、小山、下史、大路、向家、備碶22個行政村。辦事處駐新建路2號。
【郵編】315800【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30206002:~002 111杜鵑社區 ~003 111迎春社區 ~004 111銀杏社區 ~005 111紅梅社區 ~006 111芝蘭社區 ~008 111牡丹社區 ~009 111海棠社區 ~010 111芙蓉社區 ~012 111紫荊社區 ~013 111玉蘭社區 ~014 111百合社區 ~015 111米蘭社區 ~016 111凌霄社區 ~200 111大路村 ~201 111星陽村 ~202 112高潮村 ~203 111橫浦村 ~204 112貝碶村 ~205 111隆順村 ~206 112小山村 ~207 111下史村 ~208 111千丈村 ~209 112向家村 ~210 112備碶村 ~211 112沿海村 ~212 111鳳洋村 ~213 112永豐村 ~214 220算山村 ~215 220許胡村 ~216 220永久村 ~217 220嶺南村 ~218 112妙林村 ~219 112高塘村 ~220 112大同村 ~222 111大樹村
【銀杏社區】2005年12月19日,經北侖區政府第29次常務會議批準,銀杏社區正式掛牌成立。這是是寧波市第一個經過政府批準由外來人口組成的社區。占地25000多平方米、入住外來居民4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