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明樓鎮 1949年設區公所,1956年改鄉,1958年改花明樓公社,1984年復改鄉,1992年建花明樓鎮。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政府35千米。面積113.50平方千米,人口4.9萬。鎮政府駐花明樓。1823省道橫貫鎮境,轄黃家沖、花明樓2個居委會和花明樓、蝦公塘、雙獅嶺、炭子沖、金湖、西湖、梨樹、雙江、泉江、三元、青木、常山、雙沖、赤土、戚家山、粉鋪、鐵爐、大壩口、城墻、石立、獅顧寺、大園山、楊林、芙蓉寨、大湖、楓樹、魯塘、石林、三鳳、光明、竹湖、交孚、靳江、五愛、秧田灣、青家沖、朱石橋37個村委會。紀念地有劉少奇紀念館和銅像。
巷子口鎮 1949年屬巷市、西門、楓樹、扶峰鄉,1958年屬溈山公社,1961年改巷子口公社,1983年改鄉,1994年年建鎮。位于縣境西部,距縣政府75千米。面積105平方千米,人口4.3萬。鎮政府駐巷子口。1810省道橫貫鎮境,轄獅子橋、寶塔居委會和扶沖鋪、鳳凰橋、太陽、合平、石峰、南風、柳河、檀樹、寧安、南沖、花橋、車元、楓坪、金華、西門、巷市、洪家、直田、水珠、谷石、雙獅、小獅、大獅沖、新開、書山、筆山、沙沖、窯坳、茅坪、印石、雙板、官山、石完沖33個村委會。
流沙河鎮 1949年屬流沙河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改鄉,1993年建鎮。位于縣境西部。面積140平方千米,人口6.5萬。鎮政府駐流沙河,轄流沙河、荷葉2個居委會和下庵堂、大梅溪、趙家灣、流沙河、百沙、石安、定山、石雙、盤石、奇觀、窯嘴、荷葉、樸樹、蘇家亭、花橋鋪、響水、石柱、草沖、仕堂、蓮花、百元、山林、扶沖、石馬、稠樹鋪、桃樹灣、劉林坡、荷塘、三里、石壩、萬水、扶良、輝煌、雙興、農林、瓦子、高山、梅花、赤椴、新建橋、馬蹄、聯興、石中、四馬、大田、高嶺、華豐、壩塘沖48個村委會。
夏鐸鋪鎮 1949年為四坪、仙鳳鄉,1958年改東風公社,1961年劃入夏鐸鋪公社,1984年改鄉,1995年改鎮。位于縣境東部,距縣政府10千米。面積103.1平方千米,人口3.8萬。鎮政府駐夏鐸鋪。319國道貫穿全境,轄夏鐸鋪居委會和油草鋪、高坪橋、神通塘、高峰山、夏鐸鋪、萬善寺、六度庵、菖蒲橋、先鋒、嵇山、磚門灣、北山、新立、建群、紅光、赤衛、長鋪、弓箭塘、龍鳳山、留婆塘、銀花橋、高橋鋪、關子沖、金花橋、龍虎嶺、鐵石坳、茶子山、蔡家沖、鳳黃、石黃、挹華、長湖32個村委會。
黃材鎮 1949年設黃材鎮,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改鎮,1995年井沖鄉、月山鄉、沙坪鄉并入。位于縣境西部,距縣政府49千米。面積167平方千米,人口5.5萬。鎮政府駐黃材。1810省道橫貫鎮境,轄老街、黃金坳、長塘巷3個居委會和上蒿溪、百沙洲、百合、松華、南坪、石山、港山、栗山、寨子、黃材、葛藤、勝溪、三余、金馬、蒿溪、樊家、清洋、黃金、新橋鋪、團山、雙園、井沖、華塘、龜山、刁子、栗木、黃娟、椴奚、月山、龍泉、關石、關坳、扳路、八渡水、古塘、桃源沖、梅溪、龍洞、沙坪、黃合、寧甫、師合、分水43個村委會。
樂橋鎮 1949年屬偕樂橋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改鄉,1994年建鎮,1995年東務山鄉并入。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政府34千米。面積75平方千米,人口3.5萬。鎮政府駐偕樂橋,轄偕樂橋居委會和金陵、金盆灘、偕樂橋、將軍坪、農和、高塘、福建、黃泥、吉水、汾華、樂園、天福、竹田、羅家坪、東務、八石、石龍、甘棠、長青、水南、雙盆21個村委會。
道林鎮 1949年設道林區,1952年改道林鎮,1954年復改區,1958年改道林公社,1984年改鄉,1993年建鎮。位于縣境東部,距縣政府46千米。面積134.6平方千米,人口5.5萬。鎮政府駐道林,轄道林居委會和道林、天龍、騎龍、金獅、龍塘、洪江、福星、共同、成德、港口、西塘、林塘、河清、荷花、石壁垅、獅子山、清水、新湖、大界、莘田灣、金華山、歧界、石壩寺、湯家塘、人字沖、善山嶺、燒湯河、尹家垅、楓林、清湖、雙武、田心、烏石、蘇光、雙雄、長寧36個村委會。
煤炭壩鎮 1949年設煤炭壩鎮,1956年改鄉,1958年改白馬橋公社,1961年改煤炭壩公社,1984年復改煤炭壩鎮。位于縣境北部,距縣政府20千米。面積72.6平方千米,人口4.9萬。鎮政府駐竹山。1824省道、窄軌鐵路過境,轄大眾居委會和煤炭壩、龍窩山、沙子坡、南竹山、新田坳、張家灣、金泉山、石子坪、樟樹沖、品祥、楓樹灣、國慶、雙龍、石山灣、龍上、磚塘、京城、賀石橋、傅家沖、茅栗嶺、大豐店、楓樹鋪、栗山牌、棟旗山、龍潭、鳳山、明月、菖絲、碧塘、青山、東山、樨樹、聯華、金塘34個村委會。
橫市鎮 1949年屬大溈鄉,1958年改云山公社,1961年更名橫市公社,1983年改鄉,1995年鐵沖、云山鄉并入建橫市鎮。位于縣境西部,溈水上游,距縣政府37千米。面積124.2平方千米,人口4.9萬。鎮政府駐橫市。1810省道橫貫鎮境,轄橫市居委會和呈瑞沖、合純、柳山、泉塘廟、申明、橫市、向陽、茅栗、天坪、金山、仰山、栗塘、堆金塘、云臺山、關圣殿、民強、竹雞、南岳、仁沖、石橋、鐵沖、雙豐、竹小、楠木、雪峰、南金坪、望北峰、云山、小河、金坪、灘山、農田、熬山33個村委會。古跡有云山書院。
大屯營鄉 1949年屬清泉、界田、梅湖、石基、聯湖、書湖、和綏、同榮、搖旗鄉,1958年建道林公社,1961年改石家灣、三仙坳公社,1984年改鄉,1995年更名大屯營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政府55千米。面積106.7平方千米,人口4.2萬。鄉政府駐大屯營,轄石家灣、李家壩、雙湖、江灣、北沖、獅泉、新民、同升、同榮、八里、書湖、大屯橋、韶光、白洋、紫林、梅湖、聯湖、鳴鳳、界田、志塘、高露、天井、月湖塘23個村委會。
大成橋鄉 1949年屬玉堆、王堂、靜林、湖濱鄉,1956年更名大成橋鄉,1958年屬雙鳧鋪公社,1961年改大成橋公社。1984年復改鄉。位于縣境中部,距縣政府22千米。面積58.7平方千米,人口3萬。1810省道線橫貫鄉境,轄大成、高塘沖、河潭、王堂、鳳陽、長龍、仁壽、福泉、鳴山、青林、梅塘、沙泉、玉峰、新洲、鵲山、俄山、成功、月峰、金泉、灌塘、先鋒山21個村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