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山街道位于樟樹市東北部,與樟樹城區僅一橋之隔。面積9k㎡,管理龍王廟、門樓里2個居委會。辦事處駐前房村。境內以平原為主。
[郵編]331208 [代碼]360982005:~002門樓里居委會 ~003龍王廟居委會 ~200金岸村 ~201薛溪村 ~202洲上村 ~203徐家堎村 ~204光明村 ~205中坊村 ~206郭坊村 ~207楊林村 ~208棖湖村 ~209馬堎村 ~210槎市村 ~211雙林村 ~212禮洲村 ~213朱坊村 ~214喻張村 ~215蓼洲村 ~216袁贛村 ~217荷湖村 ~218回龍村 ~219蛟湖村 ~220杏塘村 ~221沙埂村 ~222朱山村 ~223麻埠村 ~224張家山村
[沿革]2003年9月27日,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準將張家山鎮、薛溪街道、樟樹市工業開發區合并組建城北街道(城北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接樟樹市區,西連經樓鎮,東瀕贛江與大橋街道辦為鄰,北界蕭江和高安市接壤。袁河流經西南境。2005年,面積97.85平方千米,總人口57315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330人,轄19個行政村、8個居委會,172個自然村,358個村民小組。2005年底,將荷湖、張家山、蓼洲、蛟湖、朱山、回龍、杏塘、沙埂、麻埠、袁贛10個村劃歸臨江鎮管轄;徐家堎、喻張、金岸、薛溪、洲上、光明、中坊、郭坊、楊林、棖湖、馬堎、槎市、雙林、禮洲、朱坊15個村劃歸經樓鎮管轄。2007年更名為張家山街道。
附:張家山鎮 位于樟樹市東北部,贛江西岸。處平原地區,東濱贛江、南臨袁河,境內湖塘密布。浙贛鐵路、張(家山)上(塘)鐵路支線、樟(樹)萍(鄉)公路穿境而過。 解放前夕為蛟湖、經樓、大同鄉和豐城泉港鄉。解放初為第二區的袁贛、槎市、朱坊、玉湖、棖湖、蓼溪、蛟湖、回龍、中坊、杏盧、沙埂鄉和經樓鄉的一部分。1958年成立蛟湖、經樓、薛溪3個公社。1968年合并為張家山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3月撤鄉設鎮。1997年,面積85.6平方千米,人口4.7萬人,轄回龍、蛟湖、杏塘、沙埂、麻埠、蓼洲、汊口、彭郭、荷湖、徐家陵、朱山、張家山、光明、中坊、楊林、棖湖、郭坊、嘉禾、馬堎、槎市、桑林、張洲、楓喻、朱坊、禮洲2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張家山街,距市區6千米。
附:薛溪街道 位于樟樹市區西北側。浙贛鐵路、樟(樹)萍(鄉)公路橫貫境內。 1988年撤縣設市前為樟樹鎮所轄。1989年樟樹鎮撤銷,析出一部分設立薛溪街道(一說,1989年薛溪從張家山鄉分出設立街道辦事處)。1997年,面積11平方千米,人口0.8萬,轄龍王廟、門樓里2個居委會和金岸、薛溪、洲上3個行政村,街道辦駐金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