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讓鄉(xiāng)位于達縣西北部,巴河西岸。東臨虎讓鄉(xiāng),西連平昌縣涵水鎮(zhèn),南鄰洛車鄉(xiāng),北接江陵鎮(zhèn)。面積26平方千米,人口2320戶、9300余人(2008年)。轄1個社區(qū)、7個行政村,58個社。鄉(xiāng)政府駐中心街8號,距縣城35(直線)/76(公路)千米。石(石橋)道(道讓)公路過境,巴河常年通航。景點有白廟山、白馬梁。
【沿革】明萬歷時建場,清屬寶芝鄉(xiāng),1935年置道讓鄉(xiāng),1952年并入虎讓鄉(xiāng),1952年析江陵、虎讓2鄉(xiāng)恢復道讓鄉(xiāng),1958年改公社,1984年再復鄉(xiāng)。1996年,面積25.8平方千米,人口0.9萬人,轄迎河、五童坪、山峽、燕子、靳家坪、白馬梁、白廟7個行政村。
【2010年代碼及城鄉(xiāng)分類】511721233:~001 210街道社區(qū) ~200 220五童坪村 ~201 220山峽村 ~202 220燕子村 ~203 220白馬梁村 ~204 220迎河村 ~205 220白廟村 ~206 220靳家坪村
虎讓鄉(xiāng)位于達縣西北部,巴河兩岸。東靠堡子鎮(zhèn),南與橋灣鄉(xiāng)滴河、洛車鄉(xiāng)接壤,西連道讓鄉(xiāng),北與江陵鎮(zhèn)相鄰。東西長9千米,南北寬7.2千米,面積39平方千米。人口3410戶、15307人(約2007年),其中場鎮(zhèn)人口1400人。轄1個社區(qū)和橋溝、玉皇、廟埡、虎溪、羅廟、吊巖子、龍崗、七行、馬鞍、團寶、陵江11個行政村(前8個村地處巴河以東,后3個村在巴河以西),53個村民小組。鄉(xiāng)政府駐財源街18號,海拔300米,距縣城30(直線)/78(公路)千米。全鄉(xiāng)最高點海拔760米,最低處七行山漏米溪海拔250米。堡虎公路過境。
【沿革】清代嘉慶年間建場,1933年設跳蹬河鄉(xiāng)蘇維埃,1935年改為虎跳鎮(zhèn)。1942年與道讓鄉(xiāng)合并為虎讓鄉(xiāng),屬五區(qū)。1944年轄6保。1950年廢除保甲,改保為村,改甲為組、1953年屬15區(qū),1954年屬堡子區(qū)。1958年改為虎讓公社,1966年更名為躍進公社,1973年復為虎讓公社,1984年改鄉(xiāng)。1996年,面積41平方千米,人口1.5萬人,轄橋溝、玉皇、廟埡、虎溪、羅廟、吊巖子、龍崗、七行、馬鞍、團寶、陵江11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82個村民小組)。
【2010年代碼及城鄉(xiāng)分類】511721234:~001 210街道社區(qū) ~200 210橋溝村 ~201 220玉皇村 ~202 220廟埡村 ~203 220虎溪村 ~204 220羅廟村 ~205 220吊巖子村 ~206 220龍崗村 ~207 220七行村 ~208 220馬鞍村 ~209 220團寶村 ~210 220陵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