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柘榮縣轄鎮,縣政府駐地。位于縣境中部偏北部,東經119°53′32′、北緯27°14′22′,周圍為城郊鄉。常住人口39876人(2010年六普)。轄4個社區、1個行政村。四面環山,海拔667米,104國道過境。
【沿革】以境內有上城、下城而得名。明清時為柘洋巡檢司署。民國以后,先后為霞浦縣上西柘洋區公所、霞浦縣第四區署、霞浦上西柘洋區蘇維埃政府、霞鼎泰縣蘇維埃政府、柘洋特種區、柘榮縣政府的駐地。民國29年(1940)柘洋特種區設置雙城鎮,轄地相當今日雙城、東源、城郊3個鄉鎮的范圍,民國32年后今乍洋鄉也包括在內。1950年初,雙城鎮(除西源、漈頭二保劃歸第三區外)為第一區,同年6月廢除舊保甲,將原來所轄的保,改建為新城、溪坪、上城、高園、仙源、乍洋、長玉、東源、青嶺9個區屬鄉。1952年7月,新城、溪坪二鄉合并成立區屬城關鎮;1956年4月又將上城、湄洋并入城關鎮,復稱雙城鎮。1958年10月,新城與湄洋、上城與溪坪分別成為柘榮公社管轄的城湄、城溪2個大隊(當時柘榮公社共轄16個大隊)。
1961年7月,柘榮公社改為柘榮區(共轄9個公社),城湄大隊與城溪大隊分別改為新城、溪坪公社(為柘榮區所轄),同時在城區設置雙城鎮,專門管理非農業人口事務。1961年10月,柘榮恢復縣建制,柘榮區改稱城郊區。1965年2月,撤區并社,城郊區所轄的9個公社和一個鎮,合并為城關、東源、乍洋3個縣屬公社。1980年8月,城關公社析出北街、南街、溪坪、上城4個大隊,恢復城關鎮。1981年11月,復稱雙城鎮。1990年,常住人口18703人,其中漢族18602人,少數民族101人(畬族95人);農業人口11584人,轄4個行政村和3個居委會,鎮政府設在柳西路65號。1996年,面積10.6平方千米,人口1.9萬人,轄上城、北街、南街、溪坪4個行政村和城北、城南、城溪3個居委會。2000年常住人口28741人(五普)。2004年轄3個居委會、5個行政村。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50926100:~001 121城北社區 ~002 121城南社區 ~003 121溪坪社區 ~004 121上城社區 ~201 121青鳳村【2004年代碼】350926100:~001城北居委會 ~002城南居委會 ~003城溪居委會 ~201上城村 ~202北街村 ~203南街村 ~204溪坪村 ~205青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