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名似以拓洋得名。據《讀史方輿紀要》:“柘洋東山,東望海外數百里。”柘榮在宋為長溪縣靈霍鄉柘洋里,元為福寧州靈霍鄉柘洋上里。明初屬福寧縣;成化九年(1473)屬福寧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屬福寧府霞浦縣。【宋設庫溪(今富溪)巡檢司。明正統六年間(1441)設柘洋巡檢司,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裁撤,乾隆四年(1739)復置】
清宣統元年(1909)至民國20年(1931),為霞浦縣上西柘洋區。民國21年,為霞浦縣第六區。民國22年,為霞浦縣第四區。民國23年4月,中國共產黨在柘洋開辟蘇區成立霞浦上西柘洋區蘇維埃政府。同年5月-10月,柘洋蘇區建立霞鼎泰縣蘇維埃政府,屬閩東蘇維埃政府。民國24年6月,設立柘洋特種區,直屬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區(督察專員公署駐長樂縣城,民國27年移駐閩侯,民國31年移駐福安)。民國32年9月,屬第八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福安縣城)。
民國34年10月1日,撤銷柘洋特種區建制,設置柘榮縣,仍屬第八行政督察區。民國36年4月,屬第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福安縣城)。1949年6月15日柘榮縣解放,屬第三專區(專員公署駐福安縣城,1950年3月改名福安專區)。1956年8月12日,柘榮縣制撤銷,原縣境并入福安縣轄。1961年10月15日,柘榮恢復縣建制,仍屬福安專區。1970年7月1日,柘榮縣建制再次裁撤,原縣內的城關、東源、宅中、黃柏、富溪、楮坪、英山7個人民公社劃歸福安縣轄,乍洋人民公社劃歸福鼎縣轄。1975年3月15日,柘榮再次恢復縣建制,屬寧德地區。
2000年,柘榮縣轄2個鎮、7個鄉:雙城鎮、富溪鎮、城郊鄉、乍洋鄉、東源鄉、宅中鄉、黃柏鄉、楮坪鄉、英山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柘榮縣常住總人口92434人,其中:雙城鎮28741人,富溪鎮7832人,城郊鄉11368人,乍洋鄉6962人,東源鄉8718人,黃柏鄉7643人,宅中鄉5341人,楮坪鄉9382人,英山鄉6447人。
2003年末,柘榮縣戶籍人口10.0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55萬人。轄2個鎮、7個鄉:雙城鎮、富溪鎮、城郊鄉、乍洋鄉、東源鄉、宅中鄉、黃柏鄉、楮坪鄉、英山鄉。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柘榮縣常住總人口88387人,其中:雙城鎮39876人,富溪鎮6124人,城郊鄉9947人,乍洋鄉5498人,東源鄉6908人,黃柏鄉4468人,宅中鄉4263人,楮坪鄉7220人,英山鄉408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