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龍巖市新羅區轄街道。位于區境中南部。常住人口20143人(2010年六普)。轄19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洋頭村,距市區5千米。漳龍鐵路、203省道公路福三段和龍津河過境。
【沿革】明代屬鐵石鄉在坊里東面的鐵石洋、溪西、平林、蔣武及南面的白巖前等村落。清代至民國初為鐵石洋社、平林社、白巖社和平在坊的溪西等區域。1929年7月至翌年冬,成立鐵山區蘇維埃政府,轄上洋、下洋、外洋鄉蘇維埃政府;1930年3月至翌年1月,成立平林區蘇維埃政府,轄平林、林邦鄉蘇維埃政府;1931年4~10月,成立平鐵(鐵山)區蘇維埃政府,轄林邦、富溪、平林、上洋、外洋、下洋、隔口、美麗等鄉蘇維埃政府。洋尾、陳羅、增坪、謝家邦屬白巖區蘇維埃政府。
1933年,屬平鐵區,轄鐵石、武平、石巖鄉。1937年3月屬第一區,劃鐵石、白巖、武平鄉聯保。次年縮為鐵石、白巖鄉聯保。1941年12月,設平鐵鄉,轄溪檔、東洋、東溪、洋頭、洋中、外洋、洋尾保和大白鄉的謝邦、增坪、嶺后、陳山保及東嶺鄉林邦、平林、富溪保。1944年,屬新羅鎮,轄下洋、上洋、溪檔保和內山鄉的陳山、嶺后、增坪保及銅江鄉的興才、平林、林邦保。
1949年11月,為附城區的鐵石村和巖山區的陳羅、嶺后、謝邦、增巖村及江山區嶺南村的部分區域。1957年,分設鐵山鄉,轄鐵石洋、林邦、南石、富溪村;白巖鄉轄增巖、嶺家、陳羅村、1958年成立鐵山、白巖公社。1959年,二公社合并稱鐵山公社,翌年并入城郊公社,設鐵山管理區。1961年6月,恢復鐵山公社,轄溪西、外洋、劉厝、黃段、上洋、下洋、隔口、林邦、富溪、平林、美麗溪11生產大隊、52生產小隊;恢復白巖公社,轄聯民、聯山、聯群、蔡盂、民生、民強、下坂、火德、羅山、增坪、先路、李九、上邦、紅進、群力、嶺后、紅家17大隊、34小隊。
1965年,二公社合并稱鐵山公社。1984年7月改設鐵山鄉。1987年,面積125.20平方千米,總人口1443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442人,轄15個村、88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洋頭村。1996年,面積125平方千米,人口1.4萬人,轄洋頭、溪西、外洋、洋美、隔口、林邦、平林、富溪、嶺后、陸家地、謝家邦、增坪、許嶺、李九、白巖前、下村坂、陳羅、火德坑、羅厝山19個行政村。2000年常住人口19912人(五普)。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50802009:~201 111洋頭村 ~202 111外洋村 ~203 220溪西村 ~204 220洋美村 ~205 220隔口村 ~206 220林邦村 ~207 220富溪村 ~208 220平林村 ~209 220陸家地村 ~210 220嶺后村 ~211 220增坪村 ~212 220李九村 ~213 220許嶺村 ~214 220謝家邦村 ~215 220陳羅村 ~216 220下村坂村 ~217 220白巖前村 ~218 220羅厝山村 ~219 220火德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