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龍巖市新羅區轄鎮。位于區境最南部。常住人口33481人(2010年六普)。轄2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中心村,距市區35千米。龍廈鐵路、319國道、G76廈蓉高速公路過境。有南宋、明、清各個時期的土樓群。
【沿革】明代屬鐵石鄉龍門里上坪上社的上山、顏畬、新畬、藍坑、莒洲、馬坑;上坪中社,有土城、蔭林、石馬;上坪下社的緣嶺、河口、坂寮、上嶼、下嶼等村落。清代至民國初為適中社全境和馬坑社部分區域。1930年春,成立適中蘇維埃政府,轄象山、南霞、藍田、洋東、新祠等鄉蘇維埃政府。1933年屬適中區,劃上東、西北、中心、南屏鄉。次年屬第四區。1937年3月,屬第二區,區署所在地(后遷白土),轄象山、六和、敦睦、西屏、保寧、安和、棲霞鄉聯保,轄37保。
1939年,轄安和、保豐、敦睦、象和鄉聯保。1941年12月,分設適中鎮,轄上親、敦古、敦安、肅威、東甲、浮山、龍埔、營坑、柳溪、大中、慶源、源豐、霞圩保;和豐鄉轄溫慶、霞嶼、白葉、長塔、北山、安彬、王墘、永溪、保泰、保寧保;象和鄉轄東家、象山、厚田(后田)、霞村、合溪、莒洲、新祠、藍田、邦東、洋西保。1944年,和豐鄉并入適中鎮,轄16保和象和鄉9保。
1949年11月,設適中區,轄藍溪、象溪、洋邦、中心、中溪、保豐、仁和、永霞村。1954年設區轄中心鎮、11鄉。1957年6月,分設象溪、適中、永和鄉。次年合并成立適中公社。1961年,分設3個公社:適中公社轄洋東、中心、柳溪、大中、顏中、龍埔、大豐、勝豐、城坑、中圩、保林11生產大隊、74生產隊;象溪公社轄象山、藍田、后田、顏祠、竹華、紅霞、大洋、慶云、三坑、合溪、下鄭、上鄭、新祠、愛國14大隊、51小隊;永和公社轄永溪、保泰、南墩、北山、安彬、王墘、坂寮、溪柄,上嶼、下嶼、溫莊、白葉12大隊、54小隊。
1965年,3個公社合并稱適中公社。1984年7月,改設適中鄉。1987年,面積308.63平方千米,總人口3153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261人,轄14村、174村民小組,鄉政府駐適中圩。1989年撤鄉設鎮。1996年,面積303平方千米,人口3.6萬人,轄三坑、莒舟、新祠、霞村、顏祠、竹華、豐田、象山、蘭田、洋東、溪柄、顏中、中心、中溪、營坑、保豐、仁和、上嶼、下嶼、白葉、溫莊、坂溪22個行政村。2000年常住人口42762人(五普)。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50802101:~201 220莒舟村 ~202 220新祠村 ~203 220霞村 ~204 220顏祠村 ~205 220竹華村 ~206 220豐田村 ~207 220象山村 ~208 220顏中村 ~209 220溪柄村 ~210 220蘭田村 ~211 220洋東村 ~212 121中心村 ~213 122中溪村 ~214 220營坑村 ~215 220保豐村 ~216 220仁和村 ~217 220上嶼村 ~218 220下嶼村 ~219 220白葉村 ~220 220溫莊村 ~221 220坂溪村 ~222 220三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