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樂鎮(zhèn)位于奉節(jié)縣北部,東經(jīng)109°41′17〞-109°45′58〞,北緯30°29′19〞-31°22′33〞,距縣城25千米。東臨汾河鎮(zhèn),南至白帝鎮(zhèn),西接朱衣鎮(zhèn),北靠石崗鄉(xiāng).面積141.93平方千米,人口50023人。轄郭家社區(qū),橫路、長沙、石龍、木耳、平皋、山根、雪花、南天、鐵佛、河水、七星、附馬、李坪、土坎、朝陽、陽北16個行政村,197個社。鎮(zhèn)政府駐郭家社區(qū)1組。屬大巴山南麓,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梅溪河縱貫鎮(zhèn)境,渝巴、奉溪公路過境。三峽工程移民搬遷鎮(zhèn)。景點有喜口池、南天門(海拔1352米,是康樂境內(nèi)最高點,道教圣地)。
[郵編]404612 [代碼]500236120:~001郭家社區(qū) ~200橫路村 ~201長沙村 ~203石龍村 ~204木耳村 ~205平皋村 ~206山根村 ~207雪花村 ~208南天村 ~209鐵佛村 ~210河水村 ~211七星村 ~212附馬村 ~213李坪村 ~214土坎村 ~215朝陽村 ~216陽北村
[沿革]1940年屬平皋鄉(xiāng),1953年置康樂鄉(xiāng),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xiāng),1992年建鎮(zhèn)。1997年,面積69.1平方千米,人口2.6萬,轄橫路、馬鞍、干溪、喜口、長沙、大面、上壩、郭家、石龍、木耳、康家、白巖、諶家、南天、柿坪、箭樓、雪花、平皋、高店、山根、二巖21個行政村。?年析出設立平皋鄉(xiāng)。
2004年,區(qū)劃調(diào)整后的康樂鎮(zhèn):轄原康樂鎮(zhèn)、平皋鄉(xiāng)和寂靜鄉(xiāng)的鐵佛村、河水村、七星村及黃村鄉(xiāng)的附馬村、李坪村、土坎村、朝陽村、槽木鄉(xiāng)的陽北村,共17個村委會,面積141.93平方千米,總?cè)丝?7584人,政府駐地在郭家村。
附:寂靜鄉(xiāng)位于奉節(jié)縣北部,距縣城15千米。三峽工程移民搬遷鄉(xiāng)。境內(nèi)有縣七里果場、梅溪果場、凱湖果場。省道奉(節(jié))云(陽)、奉(節(jié))(巫)溪公路過境。 [沿革]民國初屬寂靜總團,1940年置寂靜鄉(xiāng),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xiāng)。1997年,面積52.6平方千米,人口2.3萬,轄七里、龍坡、落水、河水、鐵佛、長堰、涼亭、九盤、雞山、梅家、三里、孫家、廟埡、馬家、東岳、鄧家、泉坪、佛金18個行政村。2004年撤鄉(xiāng),將鐵佛村、河水村、七星村劃歸康樂鎮(zhèn)管轄,將泉坪村歸汾河鎮(zhèn)管轄。
附:黃村鄉(xiāng)位于奉節(jié)縣北部,距縣城45千米。省道奉(節(jié))(巫)溪公路過境。 [沿革]民國初置村字鄉(xiāng),1940年改黃村鄉(xiāng),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xiāng)。1997年,面積56.7平方千米,人口1.6萬,轄駙馬、觀坪、龍池、李坪、柳村、土坎、朝陽、陽北、斜巖、九拐、涼臺、香蕉、東山13個行政村。2004年撤鄉(xiāng),將附馬村、李坪村、土坎村、朝陽村劃歸康樂鎮(zhèn)管轄,將香蕉村劃歸汾河鎮(zhèn)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