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9月25日,國務院批準:大連市于金縣大孤山鄉開始興建大連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選址金縣大孤山鄉馬橋子村一帶,遠景規劃為20平方千米。1984年10月15日,成立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為市政府派出機構。1985年7月,大孤山鄉的紅巖、黑山、馬橋子、鳳巖4個村劃歸大連市經濟技術開發區。1985年末,金縣行政區劃為10鎮、11鄉,下轄258個行政村(街道)。
1987年6月6日,撤銷金州鎮,原鎮街道和友誼鄉各村并,重新成立擁政、民政、中長、光明、站前、先進6個街道(街道辦事處設立后,友誼鄉仍保留至1990年12月18日才撤銷);同年,石河鎮改名為石河滿族鎮,撤銷衛國鄉;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開發區街道。1988年4月28日,撤銷新港鎮,改設街道。1990年,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海青街道;12月18日,撤銷友誼鄉,并入擁政、民政、中長、光明、站前、先進6個街道(民政街道改為友誼街道)。
至1990年末,金州區轄董家溝、滿家灘、亮甲店、登沙河、杏樹屯、三十里堡、大魏家鎮、石河滿族8個鎮,大孤山、灣里、大李家、得勝、向應、華家、四十里堡、二十里堡、七頂山滿族9個鄉,先進、站前、光明、中長、擁政、友誼、新港7個街道,下轄182個居委會、231個行政村,1432個居民小組、1339個村民小組。
1991年4月3日,遼寧省政府批準,撤銷大孤山鄉,其區域劃入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街道辦事處;8月6日,大連市政府批準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大孤山街道,原開發區街道和海青街道,分別更名為馬橋子街道和海青島街道。至1991年末,金州區(含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轄民政、擁政、光明、中長、站前、先進、新港、馬橋子、海青島、大孤山10個街道,三十里堡、登沙河、亮甲店、董家溝、杏樹屯、石河滿族、大魏家、滿家灘8個鎮,七頂山滿族、向應、華家、二十里堡、得勝、大李家、灣里、四十四堡8個鄉。
1993年6月25日,經遼寧省政府同意,二十里堡、四十里堡、得勝、華家屯和大李家5鄉改為鎮建制;12月10日,經遼寧省政府同意,撤銷向應鄉,設立向應鎮;將四十里堡鎮更名為北樂鎮。1996年,董家溝鎮和灣里鄉劃歸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代管;滿家灘鎮劃歸大連金石灘國家旅游度假區代管。
1996年,金州區面積1289平方千米,人口62.1萬人。轄10個街道、14個鎮、2個鄉:友誼街道、站前街道、新港街道、擁政街道、先進街道、光明街道、中長街道、大孤山街道、馬橋子街道、海青島街道、二十里堡鎮、三十里堡鎮、大李家鎮、大魏家鎮、北樂鎮、石河滿族鎮、向應鎮、華家屯鎮、杏樹屯鎮、亮甲店鎮、得勝鎮、登沙河鎮、滿家灘鎮、董家溝鎮、灣里(西)鄉、七頂山滿族鄉。區政府駐斯大林路。注:大孤山、馬橋子、海青島3個街道和董家溝鎮、灣里鄉屬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滿家灘鎮屬大連金石灘國家旅游度假區。
1999年8月30日,省政府(遼政[1999]175號)批準,撤銷三十里堡鎮和北樂鎮,合并設立三十里堡鎮,并將金州區國營農場所轄馬圈子、衛國、鹽場3個分場劃入三十里堡鎮;合并后,三十里堡鎮區域面積156.58平方千米,鎮政府駐東山后村。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金州區總人口833594人,其中(10個街道、13個鎮、2個鄉):中長街道36958人,擁政街道30859人,友誼街道34983人,光明街道46170人,站前街道50956人,先進街道50017人,新港街道9893人,馬橋子街道98441人,海青島街道43127人,大孤山街道17800人,得勝鎮16798人,大李家鎮19071人,登沙河鎮40396人,杏樹屯鎮31103人,華家屯鎮22101人,亮甲店鎮28127人,向應鎮16953人,石河滿族鎮31308人,三十里堡鎮54224人,二十里堡鎮30721人,大魏家鎮24798人,董家溝鎮21746人,滿家灘鎮19456人,灣里鄉36631人,七頂山滿族鄉20957人。
2002年4月2日,遼寧省政府(遼政[2002]90號)批準,撤銷灣里鄉,設立灣里街道;撤銷董家溝鎮,設立董家溝街道;撤銷滿家灘鎮,設立金滿街道。2002年7月18日,遼寧省政府(遼政[2002]184號)批準,撤銷石河滿族鎮,設立石河鎮。至此,金州區實際管轄光明、先進、友誼、擁政、站前、中長6個街道,大李家、大魏家、得勝、登沙河、二十里堡、華家屯、亮甲店、三十里堡、石河、向應、杏樹屯11個鎮,以及七頂山滿族鄉。
2003年6月6日,大連市政府(大政發[2003]59號)決定將新港街道整建制劃歸開發區代管(同月改為大連開發區新港工作處,作為管委會的派出機構,全面負責、管理原新港街道辦事處的各項事務)。2004年,將得勝和大李家兩鎮劃歸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管轄。2005年,金滿街道更名為金石灘街道。
2005年9月12日,遼寧省政府(遼政[2005]245號)批準:撤銷三十里堡鎮、石河鎮、二十里堡鎮、登沙河鎮和亮甲店鎮,設立三十里堡街道、石河街道、二十里堡街道、登沙河街道和亮甲店街道。2007年末(2008年1月實施),撤銷大魏家鎮、杏樹屯鎮、七頂山滿族鄉,設立大魏家街道、杏樹街道、七頂山街道。2009年,撤銷華家屯鎮、向應鎮,設立華家街道、向應街道。2010年,撤銷大李家鎮、得勝鎮,設立大李家街道、得勝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