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區位于遼東半島南部,大連市區北部。東臨黃海,西瀕渤誨,南靠大連市甘井子區,北接普蘭店市。陸地南北最大縱距46.13千米,東西最大橫距55.13千米(最小橫距5千米)。全區總面積1390平方千米,總人口74萬人(2009年末)。轄24個街道:擁政街道、友誼街道、光明街道、馬橋子街道、海青島街道、大孤山街道、中長街道、站前街道、先進街道、董家溝街道、金石灘街道、灣里街道、二十里堡街道、三十里堡街道、亮甲店街道、登沙河街道、石河街道、大魏家街道、杏樹街道、七頂山街道、華家街道、向應街道、大李家街道、得勝街道。區政府駐中長街道斯大林路687號。
金州新區管委會與金州區政府、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金石灘國家旅游度假區管委會合署辦公,轄擁政、友誼、光明、馬橋子、海青島、大孤山、中長、站前、先進、董家溝、金石灘、灣里、登沙河、大魏家、杏樹、七頂山、華家、向應、大李家、得勝20個街道以及新港工作處,總面積1039.8平方千米,總人口54.6萬人。此外,二十里堡街道、亮甲店街道委托大連保稅區代管,三十里堡街道、石河街道委托普灣新區(與普蘭店市政府合署辦公)代管。
為低山丘陵區。屬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均溫10.3℃,年降水量700毫米。礦產資源有石灰巖、花崗石、大理石等。沈大鐵路、金城鐵路以及G15沈大高速、G11高速、S23高速、201國道、212省道、濱海大道等公路穿境而過。大窯灣港集裝箱碼頭是東北地區主要的集裝箱海運集散中心,鲇魚灣30萬噸原油碼頭是全國最大的現代化原油出口碼頭。名勝古跡有觀音閣、卑沙城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