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位于東臺市南部,距市區17千米。面積71.214平方千米,人口53218人(2008年),其中農業人口43004人。現轄8個居委會、13個行政村。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省重點中心鎮。204國道、弶溱公路在鎮區交匯,新長鐵路、鹽通高速、串場河、通榆運河穿境而過。
【沿革】唐開元元年(713年)已有文字記載。據考,安豐初名東淘,地瀕滄海,常遭海濤侵襲,致使地方不寧,民不聊生。至北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西溪鹽倉監范仲淹率民夫,修海堤,以擋海潮,方改名安豐。“安”寓安居樂業之意,“豐”寄豐衣足食之愿。至清嘉慶年間,安豐已有19694家灶戶,48413名灶丁。1912年為安豐市,1954年改安豐鎮,1958年改公社,1968年復置鎮。1996年,面積65平方千米,人口5.4萬人,轄新安、紅星、五灶、先進、新一、豐南、一灶、榆東、洋洼、聯合、九橋、安東、一場、通榆、材尖、竹園、蘆東、豐西、秦園、季莊、前進、東光、興民、安明、光明、大明、東風、大港、下灶、表灶30個行政村和民主、建設、立新、東風、大港5個居委會。?年,轄建設、立新、民主、東淘4個居委會,17個行政村,154個村民小組。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20981108:~001 121東風居委會 ~002 121大港居委會 ~003 122下灶居委會 ~004 121民主居委會 ~005 121立新居委會 ~006 121建設居委會 ~007 121安東居委會 ~008 121東淘居委會 ~200 220紅安村 ~201 220五進村 ~202 220豐新村 ~203 220新榆村 ~204 220洋洼村 ~205 220聯合村 ~206 122九橋村 ~207 122通榆村 ~208 220東旭村 ~209 220豐西村 ~210 122躍進村 ~211 220東光村 ~212 220同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