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化隆回族自治縣轄鎮(zhèn),縣政府駐地。位于縣境中部。地處湟水河谷地北側溝谷地。轄3個居委會、38個行政村。臨(夏)平(安)公路穿境。境內有卡約文化巴燕遺址。
【沿革】民國時設巴燕鎮(zhèn),1949年設巴燕市,1952年設巴燕鄉(xiāng),1966年復設巴燕鎮(zhèn),1958年與阿什奴鄉(xiāng)合并成立巴燕公社,1984年再改為巴燕鎮(zhèn)。1996年,面積25.4平方千米,人口2萬人,以漢族為多,回族占總人口的44%;轄金家莊、什吉列、上圈、綻麻、哈洞、下胡拉、尕西溝、儒家溝、西上、西下、南街、北街、東上、東下14個行政村和巴燕居委會。2001年,撤銷加合鄉(xiāng),并入巴燕鎮(zhèn),鎮(zhèn)政府駐巴燕,轄1個居委會(巴燕)、38個行政村(金家莊、什吉列、上圈、綻麻、哈洞、下胡拉、尕西溝、儒家溝、西上、西下、南街、北街、東上、東下、上地灘、下地灘、廟爾溝、馬坊、寺爾溝、上拉干、中拉干、辛家窯、窯灣、李加莊、阿扎卜扎、后溝、藏灘、上加合、下加合、上吾具、下吾具、卜隆、上臥力尕、下臥力尕、下溝、下山根、水乃亥、克麻)。
【2011年代碼及城鄉(xiāng)分類】632127100:
~001 121城東居委會
~002 121城西居委會
~003 121城南居委會
~200 122下加合村
~201 220金家莊村
~202 220什杰列村
~203 220上卷村
~204 121尕西溝村
~205 122西上村
~206 122西下村
~207 122南街村
~208 122北街村
~209 122東上村
~210 220儒家溝村
~211 122東下村
~212 122上加合村
~213 220下地灘村
~214 220上地灘村
~215 220下臥力尕村
~216 220上臥力尕村
~217 220哈洞村
~218 220纏么村
~219 220中拉干村
~220 220上拉干村
~221 220下胡拉村
~222 220下山根村
~223 220下溝村
~224 220布隆村
~225 220上吾具村
~226 220下吾具村
~227 220克么村
~228 220后溝村
~229 220藏灘村
~230 220辛家窯村
~231 220瑤灣村
~232 220李家莊村
~233 220阿扎卜扎村
~234 220水乃海村
~235 220馬場村
~236 220廟爾溝村
~237 220寺爾溝村
原【加合鄉(xiāng)】化隆回族自治縣轄鄉(xiāng)。位于縣境中部,距縣政府3千米。地處黃河谷地北側山地、溝谷地。民國時設若力尕鄉(xiāng),1950設加合鄉(xiāng),1958年與黑城、二塘鄉(xiāng)合并成立城西公社,1962年分設加合公社,1984年改加合鄉(xiāng)。1996年,面積125.3平方千米,人口1.7萬人,其中回族占60%;轄上地灘、下地濰、廟爾溝、馬場、寺爾溝、上拉干、中拉干、辛家瑤、窯灣、李家莊、阿扎卜扎、后溝、藏灘、上加合、下加合、上吾具、下吾具、卜隆、上臥力尕、下臥力尕、下溝、下山根、水乃海、克麻24個村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