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臨汾霍州市
更新時間:2019-9-16
| 行政代碼 | 面積 | 簡介 |
鼓樓街道 | 141082001 | | 鼓樓街道位于山西臨汾霍州市。下轄:
141082001001 111 觀坡街居委會
141082001003 111 偏門居委會
141082……[詳細] |
北環路街道 | 141082002 | | 北環路街道位于山西臨汾霍州市。下轄:
141082002001 111 建材路西居委會
141082002002 220 永軍居委會
1410……[詳細] |
南環路街道 | 141082003 | | 南環路街道位于山西臨汾霍州市。下轄:
141082003200 111 南壇村委會
141082003201 220 南莊村委會
141082……[詳細] |
開元街道 | 141082004 | | 開元街道位于山西臨汾霍州市。下轄:
141082004006 111 農貿居委會
141082004007 111 北澗河居委會
141082……[詳細] |
退沙街道 | 141082005 | 46km2 | 山西省霍州市退沙街道辦事處是2001年4月撤鄉并鎮時,在原什林鎮的基礎上設立的,機關現駐什林村,位于臨 汾市與晉中市交界處,霍州市西北部,北鄰晉中……[詳細] |
白龍鎮 | 141082100 | 51.7km2 | "霍州市轄鎮。1956年改白龍鄉(屬霍縣)。1958年屬霍汾縣城關紅星公社,1984年建鎮。位于市境西部,面積51.7平方公里,人口1.5萬。有大運公路……[詳細] |
辛置鎮 | 141082101 | 46.6km2 | 霍州市轄鎮。1961年設辛置公社,1984年建鎮。位于市境西南部,面積46.6平方公里,人口1.8萬。南同蒲鐵路和大運公路過境。轄郭莊、南下莊、下育、上……[詳細] |
大張鎮 | 141082102 | 33.7km2 | 霍州市轄鎮。1959年設大張公社,1984年建鎮。位于市境中部,面積33.7平方公里,人口1.9萬。通公路。轄大張、靳壁、賈孟、北張、五里垣、張望、西張……[詳細] |
李曹鎮 | 141082103 | 203km2 | 霍州市轄鎮。1959年設李曹公社,1984年建鎮。位于市境東部,面積203平方公里,人口2.3萬。霍(州)紅(星機械廠)公路橫穿全鎮。轄李曹、賀家莊、東……[詳細] |
陶唐峪鄉 | 141082200 | 64km2 | 陶唐峪鄉,前身為閆家莊鄉,2001年在撤鄉并鎮后更名為陶唐峪鄉,原上樂坪鄉曲坡村、觀堆村、成莊村劃歸陶唐峪鄉管轄。全鄉現轄27個行政村,36個自然村,4……[詳細] |
三教鄉 | 141082201 | 75.9km2 | 霍州市轄鄉。原為鄉建制,1958年設三教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市境東北部,面積75.9平方公里,人口1.3萬。霍馮公路貫穿全境。轄上三教、下三教、……[詳細] |
師莊鄉 | 141082202 | 50.7km2 | "霍州市轄鄉。原為鄉建制,1959年設師莊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市境北部,面積50.7平方公里,人口0.8萬。道路崎嶇,交通不便。轄師莊、南嶺、東……[詳細]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霍州市位于山西省南部。東經111°43′,北緯36°35′。南北長約30千米,東西寬約36千米。總面積765平方千米。總人口29萬人(2004年)。
市人民政府駐鼓樓街道。郵編:031400。代碼:141082。區號:0357。拼音:Huozhou Shi。
境內東北高、西南低,平原、丘陵和山地各占三分之一。海拔標高516米—2504.30米,年平均氣溫12.1℃,降水量353—688.90毫米。
霍州地處東經110°38′—112°3′,北緯36°26′—36°42′之間,位于山西中南部,與臨汾、晉中盆地交界,扼山西南北;交通之要沖。四周群山環繞,汾河從西北切割韓信嶺入境,流經市境西部。 氣候:屬海拔標高516米—2504米,年平均氣溫12、1℃,平均日照時數244小時,無霜期170—230天,降水量353—688毫米。耕地27萬畝。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無霜期長,適宜種植小麥、玉米、谷子、棉花、油料、蔬菜、藥材和干、鮮水果等作物。 最佳旅游時間:春、秋季。面積:總面積768平方公里。人口:2846;5萬。
霍州市位于晉南臨汾地區北部,太岳山主峰和汾河橫貫其中。霍州不僅是中國十大名山“五岳”、“五鎮”之中的中鎮探花,更留下了堯帝及女兒的風采足跡,唐太宗起兵反隋興唐也在此開戰,古霍國之地還是“門神”與明代名吏曹端的故地…… 霍州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位于市內東大街北側的霍州州署大堂始建于元代,是我國現存惟一的州級衙門,它同北京故宮、保定直隸總督署、南陽市鄉內縣衙,組成了我國保存較好的,從古代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機關的系列建筑。 貼門神風俗出霍州。相傳,隋朝末期駐守太原的將領李淵、李世民父子,起兵反隋興唐之時,在霍州城兩度爭戰,用計收降守將尉遲恭、敬德,使其與秦瓊,叔保,成為帳前兩員哼哈猛將,唐王李世民有感兩人為其守門警衛時,威震惡夢中的鬼魅妖魔功勞,便命畫匠做兩人像圖畫,張貼于帳前或宮門以鎮避邪,此舉以后傳為民間貼“門神”風俗。 霍州市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甚多,旅游資源相當豐富。古為堯都畿內,唐代號稱“中州重鎮”,明清時期被列為全國直隸州。境內有約10萬年前的大張古文化遺址。載入《中國名勝辭典》的有西周厲王墓;有唐高祖反隋南下中途休整的歇馬灘;有唐代名將尉遲恭行轅帥府霍州署,其建筑規模宏偉壯觀,是我國保留較完整的古代州級衙門之一;有唐宋元明歷代造鑿的千佛崖石刻文物;有精雕細刻,巧奪天工的明代鼓樓;有挺拔高聳、造型優美的雁塔。位于市境東部的霍山,蜿蜒起伏,林海茫茫,玉泉濺珠,流水潺潺,山光凝瑞,風光秀麗,是理想的旅游避暑勝地。懸泉山自然風光景區是其代表性杰作。清康熙皇帝當年西游至霍州,觀賞游覽霍州風景名勝后,欣然御書:“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堯王避暑圣地陶唐峪,谷深幽靜,奇石峻峰,松柏蒼勁,浮橋小瀑,仙女浴池,是休閑度假的理想去處。 為提升霍州市的旅游文化品位,有霍州發起并促成了“中國四大古代官衙國際旅游專線”和“中國五大鎮山聯袂對接活動”,以及霍州、霍山文化研討會的舉辦,更使霍山名震中外。
行政區劃
霍州市轄5個街道、4個鎮、3個鄉:鼓樓街道、北環路街道、南環路街道、開元街道、退沙街道、白龍鎮、辛置鎮、大張鎮 、李曹鎮 、陶唐峪鄉、三教鄉、師莊鄉。
旅游景觀
大張古文化遺址、西周厲王墓、歇馬灘、霍州署、千佛崖石刻文物、明代鼓樓、雁塔、霍山、陶唐峪等。 風景有載入《中國名勝辭典》的有西周厲王墓;有唐高祖反隋南下中途休整的歇馬灘;有唐代名將尉遲恭行轅帥府霍州署,其建筑規模宏偉壯觀,是我國保留完整的古代州級衙門之一;有唐宋元明歷代造鑿的千佛崖石刻文物;有精雕細刻,巧奪天工的明代鼓樓;有挺拔高聳、造型優美的雁塔。位于市境東部的霍山,蜿蜒起伏,林海茫茫,玉泉濺珠,流水潺潺,山光凝瑞,風光秀麗,是理想的旅游避暑勝地。懸泉山自然風光景區是其代表性杰作。清康熙皇帝當年西游至霍州,觀賞游覽霍州風景名勝后,欣然御書:“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堯王避暑圣地陶唐峪,谷深幽靜,奇石峻峰,松柏蒼勁,浮橋小瀑。 霍州市交通便利。南同蒲鐵路和大運二級公路、國道、霍侯一級公路并行,縱貫市境南北,霍上(霍州——沁源上社)、霍桃(霍州——隰縣桃紅坡)兩條公路橫跨東西兩山;鄉村公路輻射成網,四通八達。境內有霍州、辛置、圣佛、什林四個火車站,有9條鐵路專用線。
特色小吃
饸咯面:優質小麥粉,經專用工具——饸床壓制而成,有筋、有骨、百吃不厭。
碗坨子:苦蕎麥粉成漿加工后,裝入碗或盆中冷卻后,即可食用、因其狀而得名,口感奇特,清熱、解毒。
登高饃:春節主要食品,小麥精粉發面,配以紅棗精制而成,老百姓將其作為禮品走親訪友。
羊羔饃:民間七月十五送給新出嫁的姑娘,用小麥面粉塑成十二屬相及其它各種動物樣、小巧玲瓏,造型優美。
燒 餅:將優質面粉、油面配以小茴香,在特制爐內燒烤精細加工而成。
全國與霍州市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