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寧波余姚市蘭江街道筀竹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30281003210 | 身份證前6位:330281 |
長途區號:0574 | 郵政編碼:315402 |
隸屬政區:蘭江街道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浙B | 轄區面積:3.2km2 |
| |
筀竹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筀竹村位于蘭江街道西南,距街道駐地5公里,境內盛產筀竹,又稱“怪竹”、“觀音竹”,舊有筀竹嶺,以嶺名村。東與石婆橋村相鄰,南連上虞縣永和鎮,西接沈灣村,北抵郭相橋村。村域總面積3.2平方公里,有6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全村目前有408戶,常住人口1139人,外來人員300人。現有耕地面積768畝,山地面積4098畝,2005年工農業總產值4906萬元,其中工業產值4200萬元,農業產值706萬元,集體資產181.9 萬元,集體可用資金15.8萬元,農民人均收入6448元。境域地貌為低山丘陵峽谷平地。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年平均氣溫16℃,最低氣溫-10℃。無霜期220天。土壤有山地黃泥土、石砂土,適宜產筀竹、毛竹、柿子等。
【歷史沿革】袁姓為大姓,占全村人數70%,南宋晚期從慈溪袁馬(今余姚陸埠)遷居。民國時期屬鳳亭鄉十保,1950年為肖東鄉二村,1956年稱筀竹高級社,1958年10月屬環城公社肖東管理區,1961年為肖東公社筀竹大隊,1983年更名為村。
【產業經濟】 農業有水稻、玉米、番蓍、茶葉、柿子等,山地占境域面積90%,舊時以毛竹、筀竹、木材、柴炭等與外界交易。目前,有耕地面積768畝,人均耕地面積0.57畝,有柴山3848畝,竹山250畝,利用山地發展生態農業,現有茶葉、楊梅、土雞養殖等基地,其中山地圈養土雞年銷1.5萬羽。工業有小五金、塑料等企業28家,其中上規模企業2家。村境有“浙東垂釣休閑中心”。
【社會事業】 自古以來有崇教之風,袁氏宗祠民國時期辦有私塾,解放后改建成初級小學和完全小學,1992年9月并入肖東第二小學。村落文化解放初期有冬學、夜校、掃除文盲等成人文化教育活動,上世紀六十年代有筀竹業余越劇團,現在戶戶通有線電視,可收12個頻道節目,有村老年活動中心1幢,辟有健身、培訓等陣地,有村醫療站1家,有方便小商店16家。
【村鎮建設】 過去山深岙冷,交通閉塞,僅有一條一米寬的山路,運輸靠肩背擔挑,解放后發展交通,修建村莊機耕路,至目前在野豬灣入口山道,有路幅寬32米4車道的余梁(余姚市區至梁弄鎮)公路貫穿全村,村內巷弄路面全部硬化。規劃新村建設,加強建房管理,建設環境優美生態村,消滅露天糞缸,有線電視進村入戶,實施“農民飲用水工程”,自水來通戶率100%。目前,村境南部為“錦繡四明”房產開發核心區塊,連片建成一百多幢高檔別墅群。
【發展特色】 有“筀竹”、“筀竹山雞”農產品商標,名優茶園、西山白楊梅基地4個。“浙東垂釣休閑中心”等農家樂生態旅游景點。
【風景名勝】筀竹林古村落。村落內有雷山廟、界牌、袁氏宗祠、包龍圖殿遺址。有鳳亭鄉第-支部,小池頭后方醫院、解放余姚筀竹嶺會師紀念地,浙東垂釣休閑中心。
【發展目標】 制訂《筀竹村2007--2010發展目標規劃》,開發村工業小區,發展筀竹山雞養殖業,注冊“筀竹”系列農產品商標,建設文明小康村。
電話:0574-62515257
傳真:0574-62515257
地址:筀竹村大村
全國與筀竹村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